English

梅开二度者将大行其道

2004-01-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康慨 我有话说

茱帕·拉依丽

对名作家来说,2003年多少有些流年不利。南非作家JM·库切虽然得到了诺贝尔奖,但其小说新作《伊丽莎白·科斯蒂略》(Elizabeth Costello)却连布克奖的二轮名单都没进去。事实上,围绕着此书到底该算作“小说”,还是“八堂课”(此书的副题)的争论一直不休。命运相同的还有马丁·艾米斯(Martin Amis)在歇笔六年后出版的首部小说,“后9·11喜剧”风格的《黄狗》(Yellow Dog),评论界的反应同样相当复杂。

英国《卫报》近日刊文指出,其他的小说名家,如帕特·帕克(Pat Barker),格雷厄姆·斯威夫特(Graham Swift),JG·巴拉德(JG Ballard)和彼得·凯利(Peter Carey)等人的新作,都被认为笔力退化。

与名家的光华暗淡相比,新人新作在这一年里倒是大放异彩。特别要提及的是两部小说处女作——南亚移民莫妮卡·阿里(Monica Ali)的《砖石小径》(Brick Lane),和澳大利亚作家DBC·皮埃尔(DBC Pierre)的《弗农·上帝·利特尔》(Vernon God Little),后者一举摘得了2003年的布克奖,前者也进入了布克奖的六人决选名单,在英美两国都广受优评。

如果说2003年处女作尽得殊荣,那么2004年看似将是梅开二度者大行其道。多位近年来崭露头角的文坛新秀,将在今年推出新作。

年轻的印度裔美国女作家茱帕·拉依丽(Jhumpa Lahiri)的《同名之人》(The Name sake)已在1月5日推出,拉依丽曾于2000年以短篇小说集《医生的译员》(Interpreter of Maladies,本报前译《疾病的译解》)战胜了当年夺冠呼声颇高的华人作家哈金,夺得普利策奖小说奖。

《同名之人》在英国还算是新书,但其美国版已于去年9月出版,评论界的反响相当不错。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果戈理(Gogol)的第二代孟加拉裔知识分子,常因自已俄国味十足的名字遭人耻笑,后来他才了解到,父亲移民美国之前,曾在老家遭遇火车车祸,倘不是他手中正抓着的一本果戈理的小说引起了救援人员的注意,恐怕他早已死在倾覆的车厢下面了。日后他远赴美国娶妻生子,以“果戈理”为儿子取名,正是为了感念这次死里逃生。了解了这段家史之后,小说的主人公终于开始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认同。

《卫报》重点提及的梅开二度的作家还包括泰莎·哈德丽(Tessa Hadley),其新作《万事皆安》(Everything Will Be All Right)将在1月份出版,这是一个以五代女性为主体的家庭故事;将在2月份出版的有:曾进入布克奖决选名单的特蕾莎·阿佐帕蒂(Trezza Azzopardi)的《记住我》(Remember Me),潘诺斯·卡尼奇斯(Panos Karnezis)的历史小说《迷宫》(The Maze),以及达伦·金(Daren King)的《长颈鹿吉姆》(Jim Giraffe)。

英联邦小说奖得主萨拉·霍尔(Sarah Hall)以文身者做主人公的小说《电动米开朗基罗》(The Electric Michelangelo),曾进入布克奖决选名单的蕾切尔·西弗特(Rachel Seiffert)的短篇小说集《现场研究》(Field Study)都将在3月份出版。

哈利·孔祖(Hari Kunzru)将在5月份出版其《传送》(Trans mission),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印度程序员,在华盛顿找了份工作,在被解雇后,为了报复,开始向全世界散播电脑病毒。

将在6月份出版的有纳迪姆·艾斯拉姆(Nadeem Aslam)以无名英国小镇上的巴基斯坦人社区为背景的《迷爱地图》(Maps for Lost Lovers),马克·科斯蒂略(Mark Costello)写总统保镖故事的《疑云重重》(Big If),以及斯蒂芬·谢里尔(Steven Sherrill)的《溺死少女来访记》(Visits from the Drowned Girl)。

大作家中,去年的都柏林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穆克(OrhanPamuk)将在今春出版其新作《雪》(Snow),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将在10月份出版英文版,《卫报》称读者期待此书已久。诺贝尔奖得主VS·奈保尔也将于秋天推出新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