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玩的啥花样

2004-02-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近日,京城一颇有地位的文学类报纸报道,东北某出版社将出版一位作家的长篇小说,其不同寻常以至于引起我大发议论之处,在于它的所谓“出版形式和发行方式上的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它将推出一种“异形18开本,装帧版式新颖别致,内页插图采用中国民间剪纸风格。并进行了镂空压模制版技术”的收藏版,还附有作者亲笔签名并加印鉴的藏书票,以“使其极具收藏价值”,这确如报道者所云:“为目前国内图书出版形式上所仅见”。

图书出现极尽豪华之能事的收藏版,早有所闻,那时似乎主要还是用于出版一些早有定评的、足以传世的经典之作,尚且颇有争议,诸如值不值得如此大费资财,读书者买不起、买得起者不读书等等。而现在,豪华阵容竟然降临到一部刚刚写成、初露尊容的长篇小说身上,虽据说是“力作”,但毕竟系新作,其思想和艺术的质量正有待于考验。商家可真是大胆啊,不知此一番豪举果真是对文学事业的倾心支持,还是别出心裁、在商言商的热辣炒作?以上是我大发议论之其一。

此收藏版在发行方式上的“探索和创新”更可谓惊世骇俗,说是如对四种情况之一种不能称心如意,即可退书。我还以为是缺页、倒页、散页、污页等次品现象,不是的,不是这些“硬伤”,而都是“软伤”:内容上读者读后觉得不够震撼,思想上不能给读者带来余韵思考,艺术上缺少独到个性的探索,装帧设计让读者觉得不够新颖别致。我不知道这些“软伤”之是非届时该如何评判,有没有可能需要成立一个与此相关的退货评委会,会不会惹出一些官司给律师多多提供稻粱?须知这四条标准,除了《阿Q正传》等传世经典,有几人敢自命不凡以为当之无愧?说是“作家与出版社共同向所有读者的承诺”,我想恐怕不能当真吧,充其量虚张声势的又一番炒作而已。还说“出版社保证在接到退货书籍后的半月内将书款与邮资一并一文不少地退还读者”,这岂不是出版社在夺图书馆的饭碗么?还是旨在考验广大读者的诚信品德,或是培养胡搅蛮缠者的耐力?至于毁版还需举行仪式,那就更是商业行为了。以上是我大发议论之其二。

买椟还珠的行为早经前人批得体无完肤了,那么这里的“珠”又怎么样呢?我是不敢仅凭报道中的片言只语去妄加评论的,只是觉得这个小说中的地名怎么一会儿“受活庄”一会儿“魂魄山”的,很有点寓言故事的味道,再加上匪夷所思的搬“请”列宁遗体的故事,真不知这是怎样一个正儿八经的长篇啊?做报道的记者也还是逃不了“豆荚要拣饱绽的摘”的好事风格,为了宣传效果,给宣传对象设法加上一些修饰语是他们的轻车熟路,这一次加的是“目前唯一连续两届获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的作家”,可惜这一次宣传的是长篇小说呀!虽然这修饰语是沾一点边的,但毕竟仅仅是沾边啊。凡此云云,是为大发议论之三。

炒作毕竟还是有效的,像我这样大发了一番议论,不正是由之而来的么,我的小文旨在批评,实际上不是当了一回义务宣传员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