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时评的过敏或矫情

2004-02-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薛克智 我有话说
当下,时评兴旺,令人鼓舞。不过,如今一些时评也遭到不少有识之士的诟病和批评。比如,不少时评文章或缺乏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想,或缺乏悲悯正直的心灵和广博的知识,或文字粗糙、干瘪,尤其奇缺斐然的文采等等。我想,除此之外,就是有的时评写得过敏或矫情。

笔者顺手举两例,让我们来琢磨琢磨:

举例之一:

2月15日,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了特大火灾事故,导致53人死亡、70人受伤住院的严重后果,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2月18日洪虎省长通过《吉林日报》等当地媒体发表了《致各市(州)长的公开信》。他在信中说,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同志对这次事故的不幸发生都深感痛心。我作为省长,作为全省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深感内疚和自责,对不起全省人民和死伤的群众。

正如有的时评人所言,一些事故发生后,“由于技术性因素、法律程序正义原则的约束,事故的调查处理往往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半年一年是常事,三五年也有可能。但每一起特大事故发生以后,都有一大群悲痛欲绝的受害者家属等待慰藉,都有公众对这起事故的滔滔物议。面对殷红的心灵伤口和强大的社会舆论场,在事故调查处理结果出来之前,我们深切期盼有人及时站出来,勇敢承担道义责任。然而,每一次特大事故发生以后,我们所见多为责任者并非心甘情愿、身不由己地承担法律责任,罕有像洪虎这样即刻表示郑重道歉与深深自责等道义责任的担当,更不要说主动引咎辞职了。即使有,也经常在小范围内进行,知之者甚少。重庆天然气井喷事故发生后如此,以前煤矿多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也是如此。”(王正民《洪虎道歉与道义责任》,2月19日《新京报》)我想,与某些官员对待事故的不当表现相比,洪虎省长的表现的确值得肯定。

但是,也应当看到,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因此,洪虎作为党的高级干部,作为吉林省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公开承认失职,进行自责和道歉是应该的。对洪虎省长的做法,我们可以写评论加以肯定,但话语不能过了头。有人评论道,“吉林省省长洪虎就中百商厦特大火灾事故通过媒体向全省人民公开道歉,并表示了深化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的决心。这种正视问题、勇于担当的行为,不仅体现了共产党人一贯遵循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当代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而且表明了政府的高级领导干部愿意接受人民监督,有决心、有信心改进工作的政治态度。”(张建高《省长向全省人民公开道歉,可贵!》,2月19日《齐鲁晚报》)

如此评论,未免牵强和言过其实了。试问,想到那些无辜的鲜活的生命于瞬间湮灭,想到那些罹祸后躺在病床上痛苦煎熬的伤者,想到那些至今心痛不已、忧心焦虑的死者或伤者的亲友,我们的父母官们难道不应该公开道歉吗?道了歉,值得媒体这么铺张渲染甚或上纲上线吗?我想,无论如何,过头的美言,想必洪虎省长听了也会别扭的、难以承受的。

举例之二:

据《江南时报》、《北京娱乐信报》等媒体报道,28岁的女作家小意推出新作《无爱纪》。值得一说的是,这本书里竟然有作者自己的征婚启事。从报道看,里面的有些文字很惹眼,如“不喜欢听真话的不要,想要被崇拜的不要,结婚就是找终身佣人的不要,大男子主义管头管脚的不要,处心积虑心计太多的不要,小心眼的不要,虚伪的不要,吝啬的不要,虚荣心强的不要,大脑钙化不接受新生事物的不要,没完没了闹桃色新闻的不要,艺术家不要,奸商不要,热衷于办公室政治的不要……”

作家把自己的“征婚启事”写进自己的书里,当然有炒作的成分。有人评论说,“如果将其视为一份女权主义者的宣言,笔者尚存一分敬意,如果将其当作一份‘征婚启事’来看,那作为男人,我抗议!现代社会,提倡个性解放,生存自由,哪容得着你一位女子即便是作家即便是美女来限制应征者的生活自由、个性张扬和对事业的选择。”(王学进《美女作家何必将自己捆绑出售》,来源:红网)读到这里,我就想笑,人家小姑娘提出什么样的征婚标准,那是人家的自由,你有什么权利说人家“限制应征者的生活自由、个性张扬和对事业的选择”呢?真是莫名其妙,还抗议呢!呵呵!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该评论者竟从中读出了当下文学的病症,一本正经地指出,“在纯文学已经不景气的情况下,小意的捆绑式自卖只会进一步昭显文学的悲哀和堕落,其伤害的不仅是作家本身的尊严和价值,——当然,小意作家果真能找到一位如意郎君,那也无妨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但文学本身则是实实在在被丑化和矮化了。”我想,当下的文学病象的确有堕落的一面,但从作家把自己的“征婚启事”写进自己的书里这件事,竟读出如此惊人的“微言大义”,恐怕有点玄乎,有点附会牵强了。

其实,人家“征婚启事”里列出的“条件”,不就是表达自己择偶的价值取向吗?让我说,这也是对当下风行走势的诸如“没完没了闹桃色新闻”、“奸商”等某些世俗恶象的诟病或奚落。如此标新立异,作品亦为之增色。不过,这样的“创意”,今后谁要是“效颦”跟风,恐怕就无趣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