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北京奥运吉祥物十大理由选麋鹿

2004-02-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郭耕 我有话说
编者按:据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国际设计大赛将在今年下半年举行,而社会各界关于选择什么作为吉祥物的讨论早已进行得如火如荼。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金丝猴、中国龙、孙悟空、哪吒、麒麟等各有其支持者。西藏自治区旅游局等单位还在网上发起签名活动,推举“藏羚羊”为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

日前,在北京市政协会议上,北京市政协委员郭耕建议选择麋鹿为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他的建议受到了与会人士的广泛关注,新华社等媒体进行了报道。在此,我们特约请郭耕先生撰文详述其推荐理由。

奥运吉祥物最终会选择什么,我们现在不必妄自揣测。但相信,整个推荐、竞选的过程将是一次很好的普及传统文化以及传播博物学、环境保护等方面知识的机会。

与国际接轨,北京奥运亦应有自己的动物吉祥物,结合“文化、科技、绿色”这三大主题,我认为2008奥运吉祥物,非北京麋鹿莫属。因为,能代表北京的动物,特别是大型哺乳动物,麋鹿是最具竞争力的。

一、从科学史的角度

北京南海子,作为麋鹿这一大型哺乳动物的模式种产地(1865年),在科学史上的地位是举世公认、无可取代的。麋鹿被法国的阿芒戴维在北京发现之后,西方国家纷纷引种,但没过多久,由于洪水和战乱,世界动物史上又增加了一个新的记录:麋鹿在中国本土发生灭绝(1900年),灭绝事件的发生地还是北京。将近一个世纪以后,麋鹿才作为归国“华侨”(1985年),成功地引回故里——北京南海子。从一个物种的科学发现、到在中国本土发生灭绝,再到“重引入”(Reinduction),其间历尽劫波,最终实现了回归,纵观世界上的各种动物,一个物种与一个地点有如此紧密的关系,非北京的麋鹿莫属,作为中国特有种的麋鹿,堪称世界科学史上、物种史上的一个奇迹。麋鹿作为北京奥运的吉祥物,从科学和自然的角度看,无可非议。

二、从传统文化角度

麋鹿俗称“四不像”,古代祥兽“麒麟”的原型即为麋鹿,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民俗中可谓渊远流长。古人对麋鹿的记述不绝于书,屈原、班固、许慎、杜甫、沈括、苏轼、陆游、李时珍、乾隆……曾提及麋鹿的古代名人不胜枚举,甚至姜子牙的坐骑、指鹿为马、逐鹿中原的典故皆与麋鹿有关。鹿这种动物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之深,令人难以想象。它不仅是先人狩猎的对象,是宗教仪式中重要祭物,从周朝至清朝始终作为皇权的象征,还作为生命力旺盛(鹿角年落年生、生长神速)的标志和升迁的吉兆。麋鹿的文化形象可见于甲骨文、青铜器、原始岩画、民间绘画、建筑瓦当(汉代)、宫廷遗物(清乾隆的麋角解说)、特种邮票、港澳回归的明信片……麋鹿作为奥运吉祥物,文化底蕴是深厚的。

三、从生态恢复角度

北京南海子的得名,是由于其位置在北京之南,汪洋成海。的确,历史上这里的生态类型属于东北亚温带季风带的典型的湿地,故清代就有“落雁远惊云外浦,飞鹰欲下水边台”的生动描述,明代的燕京十景中,这里还是其中的一景:“南囿秋风”。遗憾的是,这些年的过度开发和环境压力,使当年数百平方公里的海子湿地几乎干涸殆尽,幸而有北京市政府和国家环保局支持的麋鹿保护项目——千亩麋鹿苑的存在,使这里成为当年皇家猎苑湿地景观的唯一再现。2003年北京市开始实施北京地区湿地恢复项目,南海子湿地也被列入其中。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作为京南难得的一块湿地,若将麋鹿作为奥运吉祥物,让麋鹿这个“旗舰物种”带动生态复兴,发挥“绿肾”功能,必将带来京南生态环境的局部改观。

四、从国际合作角度

麋鹿这个物种的兴衰,之所以能牵动许多国际人士的心,是因为它在近代史上与法国人、英国人都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早在1865年,先是法国博物学家戴维神甫率先对麋鹿予以科学报道的;麋鹿曾因战乱在故土绝灭,在流离并几乎要灭绝于欧洲时,是英国乌邦寺的贝福特公爵深明大义,收养了世界上仅存的18头麋鹿于伦敦附近的乌邦寺;1985年又是乌邦寺的塔维斯托克侯爵慨然将麋鹿送还给中国。可以说,英国是麋鹿的第二故乡。有人认为麋鹿还乡是中国在国际上地位提高、或外交上的成功。的确,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伦敦举行的一个欢迎中国领导人访英的宴会上致辞,她把麋鹿的回归与香港回归同列为20世纪中英外交史上的大事。可见,麋鹿还乡堪为中英外交关系上的一段佳话。麋鹿回归19年,每年都有国际友人造访,说明麋鹿始终受到世人瞩目。从国际合作角度看,麋鹿作为北京奥运吉祥物,独一无二。

五、从拯救濒危物种角度

其实,作为自然保护工作者,我们实施的是一项国际合作的濒危物种的“重引入”拯救项目,北京不仅是中国最早实施麋鹿“重引入”项目的地点,而且被国际保护人士赞誉为“世界上最准确的重引入项目”。可以说,继北京南海子之后,江苏大丰、湖北石首的麋鹿自然保护区的相继建立,使中国麋鹿已达1500余头,我们中国历史上曾发生的麋鹿灭绝惨剧将不会再发生,圆满的结局,世界瞩目的成果,使之成为中国唯一一项成功实施的重引入的拯救项目,也是中国政府有效保护野生动物的成功范例。麋鹿作为奥运吉祥物,是我国环保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的真实体现。

六、从科普教育角度

麋鹿曾是我国的特有物种,因环境变迁和国运兴衰而流离失所,又因国运的复兴,环境的改善失而复得,真是悲剧中的喜剧,不幸中的万幸。我们已从麋鹿的灭绝事件入手,以生物多样性警示教育手段,制作了一系列的户外教育项目,特别是灭绝动物公墓,麋鹿本身亦被我们视为活的自然文化遗产和环境教育资源。

七、从爱国主义角度

“百年前宁静的一个夜,四面楚歌是姑息的剑”。当年麋鹿因清廷衰败,国门洞开,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烧杀抢掠,而毁于一旦,只有少量麋鹿寄身国外,近一个世纪作为中国的特有物种,却在本国看不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北京市政府和国家环保局在1985年果断实施了麋鹿的回归,可以说,有了国家兴,才有麋鹿兴。如今,麋鹿作为归国“华侨”、已“鹿丁”旺盛、欣欣向荣,麋鹿还家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活生生的教材,纳入了中学课本。它作为奥运吉祥物,是国家的、民族的荣耀。

八、从振兴北京南城角度

麋鹿保护项目的实施地位于京南距天安门16公里处的大兴区。由于多种原因城南发展缓慢,从基础设施到环境维护,从经济投入到文化建设,“北重南轻”的大环境,使这里跟城北的繁荣呈鲜明反差。在大兴区范围,也没有一个自然保护区,交通、旅游、服务、投资、教育、人居环境……无不缺乏核心竞争力。但麋鹿的项目是独特的、唯一的、可圈可点的,其自然保护的项目有待于转化,为资源优势,引起国内外的、全社会的关注,势必对改变北京发展北重南轻的不合理现状,大为有利。

九、从首都贡献角度

多年来,我们的保护工作者与鹿共舞、不辱使命,使当年的38头麋鹿繁衍成活、种群扩大,现已总数已超过600百头,并输送到了全国30多个地方,这是北京人对全国、乃至全世界、全人类的贡献。几届北京市的领导人都把麋鹿作为北京的厚礼赠给兄弟省市。现在在湖北石首的480余头麋鹿,或是北京输送过去的、或为北京麋鹿的后代。

十、从外观形态和体育精神角度

全世界有4000余种哺乳动物,能集多项“世界之最”于一身的恐怕不会太多,而麋鹿以其奇异形态、习性及坎坷的经历引人瞩目,它身上有许许多多的奇、特、最。从汉代的瓦当上,我们就能看到古人对麋鹿形象的偏爱:其雄浑古朴的躯体,昂扬向上的巨角,刚柔并济的性情,既具备阳刚之气,又不乏阴柔之美。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又曾被列为国际濒危动物种红皮书中的“极危级”。麋鹿身上还很好地体现了体育精神:它陆上跑得快,水中游得远,相互之间争斗激烈,但绝不置对方于死敌。鲜活的形象和鲜明的代表性,作为奥运吉祥物,毫不逊色于其他可选动物。

(本文作者为环保专家、北京麋鹿苑博物馆副馆长、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副教授级高工,其著作《鸟兽的绝唱》所属的“绿色未来丛书”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鸟兽物语》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二等奖,作品还有《世界猿猴一览》、《猿猴亲子图》、《灭绝动物挽歌》等)

命运多舛话麋鹿

麋鹿属偶蹄目、鹿科、麋鹿属。因角似鹿非鹿,脸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而俗称“四不象”。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已出土的野生麋鹿化石表明,麋鹿起源于距今200多万年前,距今约1万年前到距今约3000年时最为昌盛。西晋张华《博物志》称,“海陵抚江接海,多麋鹿,千万之群”。

数千年间,严酷的自然变迁,先民的农业开发,生态平衡的破坏,以及人类的酷捕滥杀,使得野生麋鹿种群走向绝灭。与此同时,人们开始驯养麋鹿。《孟子》“梁惠王句上”有“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这说明周朝的皇家花园已驯养麋鹿。

十九世纪下半页,北京南苑皇家猎苑驯养的麋鹿群成为中华大地上这一物种的绝群。1894年,一场洪水冲垮了南海寺的围墙,200平方公里的皇家猎苑顿成一片泽园,大多数麋鹿随洪水而失散,成为灾民的果腹之物。1900年,在庚子之难的灾难岁月里,南海寺仅存麋鹿被八国联军劫杀一空。从那一天起,中国特有的麋鹿在本土绝迹,全世界仅存的18头麋鹿散落在欧洲的12个动物园中。后来,因为忧虑这个物种走向灭绝,动物园将这些残留的麋鹿卖给英国的贝福德公爵,并运到伦敦附近的乌邦寺,麋鹿得以繁衍发展,种群数量逐渐增加。

1985年2月27日,在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努力下,中英两国签订了将麋鹿引返中国的协议。1985年8月,22头麋鹿被用飞机从英国运抵北京,当晚运至南海子原皇家猎苑,奇兽重新回到了它在中国最后消失的地方。1986年8月,39头麋鹿从英国经上海运抵江苏省大丰市,麋鹿重新回到它的野生祖先最后栖息的沿海滩涂。现在,中国已在北京、江苏省大丰市、湖北省石首市、河南省原阳县等地实施麋鹿散养计划,逐渐形成了种群,据报道目前全国已有麋鹿1500多头。命运多舛的麋鹿正在它的故乡重新走向繁荣昌盛。

历届奥运会吉祥物

吉祥物已是奥运文化的组成部分。奥运会吉祥物大多以举办国有特色的动物形象为原型。

一般人们认为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五彩狗“瓦尔第(Waldi)”为历史上第一只奥运会吉祥物。而此后历届奥运会的吉祥物分别是: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是海狸形象,称为亚米克(Am ik);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是熊的形象,称为米莎(Micha);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鹰的形象,称为山姆(Sam),即美国人的代名词“山姆大叔”;1988年汉城奥运会是虎的形象,称为虎多里(Hodori)。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第一次使用抽象的卡通造型,是比利牛斯山的牧羊狗形象,称为科比(Cobi)。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吉祥物为电脑造型,接受亚特兰大32位儿童的建议,它被定名为“伊奇”(Izzy)。2000年奥运会的吉祥物是澳大利亚的3种特有动物:鸭嘴兽、针鼹猬和笑翠鸟,分别取名为“悉德”(Syd)、“米莉”(Millie)和“澳利”(Oily)。

将于2004年8月举办的第28届雅典奥运会吉祥物,是根据古希腊陶土雕塑玩偶“达伊达拉”为原型设计的两个被命名为雅典娜和费沃斯的娃娃,雅典娜是智慧女神,费沃斯则是光明与音乐之神。雅典娜和费沃斯代表了希腊,代表了体现合作、公平竞争、友谊和平等奥运精神,同时体现了雅典奥运会的4个核心价值:遗产、参与、庆典和人类本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