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闲话“博士体”

2004-04-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现今常常听人揶揄某某的诗文属“新华体”或“老干部体”,但笔者以为如今有些报刊时兴的“博士体”文章更值得关注,因为这种“博士体”十分时髦,有可能影响一代文风。

笔者曾担任一家教育期刊的编辑,因此接触这种“博士体”文章不少,这几年喜爱看一些读书类和财经类报刊,也经常读到不少“博士体”文章

。这类文章的作者一般都有硕士或博士以上学历背景,有些还喝过几年洋墨水,可谓作者中的文化精英。“博士体”文章往往有几个相同的特色:其一,明明是谈中国的经济、文化或教育问题,但文章中必定引用多个洋人的名字、著作和论述,不管其论述是否与文章主题切合,牛头也要拿来对上马嘴,且文中还要夹杂些洋文词语、句子,以显示其洋学功底深厚。其二,文中必有一连串时髦的专用术语、名词,越冷僻越深奥越好,来个术语集束大爆炸才见文章之精妙。其三,叙述严重欧化,文字佶屈聱牙,真不知作者怎么学说话的,究竟是自小生长在中国还是自小生活在外国?竟然比翻译过来的洋人文章还要欧化,本来挺明白的一句话,非要颠来倒去七拐八弯说得让人弄不明白。其四,论题大而无当,大概念套中概念,中概念套小概念,在概念中打圈圈,就是不联系、不接触中国当今的经济、文化、教育实际,读者费老大劲儿看完全文仍是一头雾水,不知作者的观点究竟是什么。王元化先生1994年就曾极有见地地倡导“有学术的思想和有思想的学术”,可惜不少“博士体”文章既无学术,又无思想,味同嚼蜡,令人昏昏欲睡,实在倒胃口。可是现今不少报刊编辑还特别欣赏和推崇此种动辄数千字的“博士体”文章,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某些青年编辑自身的文化学历背景相似,从校门直接跨进编辑部,不接触实际,不太了解中国社会实情,对此类文章容易偏爱;二是以为刊登这类文章可以提高报刊档次,显得时尚、有品位、不落伍。可他们就是不问问广大读者是否喜欢这种散发着点洋味的新“假大空”式的文章。

过去,梁启超也留过洋,鲁迅也留过洋,胡适也留过洋,且拥有多个博士头衔,梁启超的政论被称为“启超体”,酣畅淋漓,气势磅礴;鲁迅的杂文深刻犀利,别具一格;胡适的文章晓畅明白,鞭辟入里,他们的文章何曾有半点“博士体”气味?报载,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最近到山东演讲,不讲半句洋文,也并不显得土气、落伍。为何现今一些报刊上偏偏有这么多半生不熟的“博士体”文章呢?

“博士体”文风盛行的背后,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一批学人国学底子不足却偏要硬撑面子,学术素养欠缺却硬要构建理论大厦,一种自卑而又自负的文化心态作祟。当然,真正有水平、有创见的硕士、博士写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文章,不在本文所说的“博士体”之列,这是无须多说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