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库切不是抢来的

2004-04-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2003年10月,库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仅仅半年之后,一家不算太大的地方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在“库切小说文库”名下,推出了库切的5部作品:《等待野蛮人》、《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

彼得堡的大师》、《青春》和《伊丽莎白・科斯特洛》。

浙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曹洁在北京对中华读书报提及购买库切版权的经过,连称充满“戏剧性”,其间“一波三折”的经历颇令人回味。

2003年8月,上海沪版图书订货会。当时,《耻》(译林版)是内地唯一的库切小说中译本,对于库切和库切作品,国人还所知甚少。浙文社负责外国文学的副总编在展会期间拜访了台湾一家版权代理公司,意欲为浙文社的“经典印象”译丛挑选新的加盟者。代理公司重点向浙文社推荐了库切的《青春》和他的新作《伊丽莎白・科斯特洛》。

由于对库切还缺少了解,浙文社对是否购买库切版权暂时未作定论,但带回了《青春》的英文版样书。此后,经多方论证,听得各路专家、学者对库切作品好评多多,浙文社遂下定决心,在去年9月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向代理公司表明了购买库切作品一部的意向。

2003年10月。国庆长假期间,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库切折桂。消息传来,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原先默默无闻的库切霎时成了传媒的红人,有关他的介绍和评说一波跟进一波。此情此景令浙文社又喜又愁:喜的是,购买库切作品版权的决定无疑是正确且是英明的;愁的是,库切获奖无疑使他身价倍增,虽然浙文社在获知库切获奖后的第一时间便将购买库切5部小说代表作的提议书发给了代理公司,但原本对库切不屑一顾的国内其他出版强社也必定对他虎视眈眈,加入到争夺版权的行列中来,这对浙文社这样的地方小社显然是极为不利的。

果不其然,在此后不久的法兰克福书展期间,国内做版权贸易的各路精英通过种种关系,直接找到了参加书展的库切作品的版权代理人彼得・兰派克(PeterLampack)洽谈版权。令他们失望的是,兰派克早已将库切作品的中文版权交给了台湾的那家代理公司,他们于是转而向台湾的这家公司伸出了橄榄枝。库切获奖前版权无人问津和获奖后版权被激烈争夺的局面连代理公司也始料未及。

等待的日子是漫长和难熬的。曹洁说,出于对浙文社独到的判断力和超前意识的赏识,版权代理公司在法兰克福书展前就已作出决定,将库切5部小说的中文独家版权授予浙江文艺出版社,并取得了兰派克的认可。

据悉,购买版权的多家出版社中,浙江文艺出版社的报价并不高,最初他们要了4部作品,后来,曹洁提出,他们资金有限,希望代理人能再多给一部。没想到他们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就这样,浙文社以4部作品的价格买到5部作品版权。

2003年11月。若按常规运作,合同的签定快则两三个月,慢则半年。为了尽早签定版权合同,尽快在国内图书市场推出库切小说,版权代理公司说服库切版权的代理人打破常规,由国外直接做合同,并先让库切在合同上签字后再寄给他们,等浙文社收到该合同签字盖章后立即生效。2003年12月7日,库切与他的5部小说最终走进了浙江文艺出版社。

库切新译五种

《等待野蛮人》1980,文敏译

一出版,即摘取费柏奖、布莱克奖等荣誉,为库切赢得了国际声名,企鹅出版社将此书选入“20世纪经典”系列。该书是一篇没有地域没有时间的寓言。

一个边境地区的行政长官鬼使神差地爱上了流落在自己辖境内的蛮族姑娘,因而从一个行政长官沦落为阶下囚。库切让这样一个太平官走向高尚的殉道之路,最终完成灵魂救赎的主题,并从“文明人”眼里检讨“文明”如何戕害文明。

《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 1983,邹海仑译

出版当年就获得英国小说最高奖布克奖,并入选当年《纽约时报书评》编辑推荐书目。小说以内战爆发后的南非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身份缺失的小人物陷入被关押和逃离营地的循环中。无论是生活还是时代都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库切却偏爱用寓言的精巧结构和开放式的思考来完成这种宏大的叙事。

《彼得堡的大师》1994,王永年、匡咏梅译

获爱尔兰时报国际小说奖。它的背景在俄罗斯,以主人公陀思妥耶夫斯基调查继子巴维尔之死展开故事。

通过这部复调小说,库切重新诠释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和创作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作品、作品中的人物以及那些有着特殊意味的场景,经过库切鬼斧神工般的剪裁和微调,呈现得扑朔迷离、形成了多层次的文本互涉,折射出丰富的寓意。

《青春》2002,王家湘译

作为一部自传小说不同凡响,写法也特别。它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把年轻时的自己作为他者来观照,再度审视青春的彷徨之途。一段春梦无痕的人生竟被库切写得楚楚动人。

《伊丽莎白・科斯特洛》2003,北塔译

和库切以前的小说相比,则完全是另一种实验文本,看上去很像一部思辨录,可是人物关系和人物本身的话语层次又极为丰富。

你不妨跟着库切的人物去体验那种悲凉心境―――当主人公与世人周旋之际,你差不多也能发现当下生活的精神陷阱。这部别出心裁的复调小说早晚会成为文本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