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赶紧闪:缅怀已逝去青春

2004-05-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赶紧闪,真名李鹏,男,汉族,1975年6月生于北京,1994年考入北京印刷学院机电工程系机械设计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现于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工作

青春永远是一个宽泛的主题。像一个被打磨得闪亮的贝壳,在不同年代、不同角色的人的回忆中变幻不同的光泽。“赶紧闪”的作品《我不配做你的兄弟》(华夏出版社),跳出常见的成长小说的俗套,选取了一群很难定义其性质的“边缘人”诠释成长的过程。他们放肆地表达着自己的高兴与不快,他们单纯而真诚地对待朋友,其中有一些江湖气,有一些传奇性――然而,从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人,谁不认识几个“六子”、“长雷”和“痢疾”这样的人呢?

一部讲述青春与岁月的故事,让人想起莽撞少年的过去。真实的东西总是让人感动,“赶紧闪”说:“我只是想纪念我的朋友们,记录下年少的躁动和青春的痕迹。而我的朋友不是英雄,充其量是一群有血性的边缘少年。他们活过、爱过、抗争过,我想他们有资格让人记得。”

这不是一部只写给70年代出生的人看的小说,因为无论哪个年代的人都有青春;也许书中的那些人物,就生活在你我的身边。

读书报:看过《我不配做你的兄弟》,心中有很多感慨,我想很多70年代的人都会在这个故事里找到共鸣。但同时也有一些压抑,感觉被笼罩在一种灰色的、怀念的情绪中,能说说你写作时的感受吗?

赶紧闪:首先我想说我不是一个作家,充其量算是一个讲述故事的人,所以我觉得在讲《兄弟》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没有认为这是一次写作或者说创作,说真的,有点高,没敢往上边儿想(笑)。

当时的感受怎么说呢,可以说是比较“平静”吧。那时我在香港,2003年的2月,北京正是隆冬,寒风料峭,可是香港还正是苍翠欲滴呢。香港是除了北京之外第一个让我这么近、这么久、这么细致的去了解的城市。我觉得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性格,而香港给我的感觉竟然是“沉静”,能够得到一份繁华都市里难得的平静,这种反差让我有点冲动去思考。

我一直想写写阿远,他是我很多朋友中的一个。我想很多男人和我一样,总有几个这样的朋友:你和他那么的不相似,性格相差很远,你喜欢的他都不喜欢,他感兴趣的你都玩命打击,可是你们很默契,知道彼此内心最深处的东西。阿远就是这样的朋友,我们是那种坐在一起不说话就感觉很舒服的朋友。他出事以后对我打击很大,我很难接受生活中的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这变化让我对命运感觉很惶惑。但是可能一直没有机会吧,直到10年之后我才把这个故事写出来。而此时的讲述就已经很平静了,我能够很平静地停住、转身、回头,然后面带微笑的再看一次我们那些逝去的日子,逝去的朋友和逝去的青春。

所以我想,我从开始动笔到结束都很平静。

读书报:不能不承认,70年代人的成长很突然。70年代出生的人,在最敏感的生命阶段遭受了看似温和实质上却相当剧烈的社会转型,曾经坚信的义气、情感和爱情却面临着种种突如其来的时代变化。你说,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你成长,可是你不服――仅仅是因为“不服”才写的这部作品吗?是缅怀那段逝去的成长?还是无意识地在抗争成熟?

赶紧闪:说实在我没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我曾在序言里写过,我是一个没落的理想主义者,通常我这种人思想都比较固执、老土和不善变通。所有你曾经认为是高尚的情感都有可能在现实面前变得一钱不值,而我们这种人往往接受不了价值观念的轰然坍塌。石康在书的序言里说:“当初的感受也许只是我们对生活的最初理解。”这理解也许对也许错,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曾经存在于我们整个的纯真年代,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我们的父母、朋友、兄弟、爱人的存在,使我们这种最初的理解始终保持善良、永远向上。

读书报:《我不配做你的兄弟》是写完之后贴在网上的吗?为什么会选择网络作为载体?

赶紧闪:准确地说我不是全部写完才贴在网上的,这个故事从一开始我就是在网络上连载的,每天写2000字左右,没有大纲,没有整体的结构和情节策划,完全在没有计划、极为放松的状态下完成的。

连载这个故事之前,我对网络的应用仅仅限于看新闻和发邮件的初级阶段。后来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一个叫“猫扑”的论坛,真的那个论坛太逗了,它不是一个文学论坛,倒是个名副其实的大杂烩。我那时几乎每天都上那个论坛“潜水”看贴子,在那里我看到了不少原创的网络文学作品,大多比我写的好多了,看得我蠢蠢欲动,也想发个文章试试,于是我发了《兄弟》的第一部分上去。我本来就想连载四、五次把对阿远的感情表达一下就可以了,没想到网友们在我连载第二次的时候就表现出极大的关注,第二天就有50多人留言让我坚持写下去。于是我就坚持着每天写。

现在想想那真是一段美妙绝伦的日子,你想啊,每天你一上班就知道有很多喜欢你的人在世界的不同地方等着你的故事,多幸福啊。他们毫不吝啬对你的支持和赞美,即使你表达十分拙劣,修辞漏洞百出,写出的文字你自己看着都脸红。所以我想我选择网络除了因为它能够让所有人畅所欲言之外,更重要的就是那里有那么多无私的、宽容的、充满激情的网友和读者。

读书报:得到这样的赞扬和支持,是意料之中么?你认为是什么打动了读者?

赶紧闪:我想应该是我讲述这个故事时的真情实感吧,我一直这么认为。我对自己的文字没什么信心,但我对自己感情的真实程度毫不怀疑。

关于网友的赞扬说实在刚开始真是意料之外的,那时我的电脑上了网页之后几乎满屏幕的溢美之词,“夸人往死里夸”我这回真是见识了。而且很少有批评的留言,往往人家刚刚发表一点不同的意见就会有一群愤怒的家伙站出来痛斥人家。(笑)想想当时真是受宠若惊,我这样一个没人待见的家伙怎么就三千宠爱于一身了呢?其实我对大家的赞扬还在其次,主要是网友的宽容和热情真的出乎我的意料。那么长的时间,那么多的鼓励,唉,要是不端正态度勤勤恳恳地写再厚的脸皮都不好意思。

读书报:书中的故事人物,除了老炮小伟,大多生于70年代中期,是几个在校门内外,时常打架斗殴的问题学生。据你了解,作品的读者大多是怎样的年龄段,如果有低年龄的读者,会不会受到某些负面的影响?

赶紧闪:这是我一直担心的问题。我认为《兄弟》的读者群定位应该是我的同龄人,因为这群人的成长经历和情感历程是特殊而且相似的,我想他们看了会更多的引起共鸣。至于文中描写的那些边缘少年、那些打架斗殴的场面可能会对读者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可是我想,至少那是真实的,那是我青春期所关注的80%的内容,另外20%是女孩子。(笑)曾经有一个16岁的中学生到出版社找我来签名,聊天的时候我问她能不能理解我书里所说的东西,因为我觉得这种生活离他们太远了。可是她说能,他们大多数人看了这本书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很多,对家人、对朋友的认识都一下子不同了,她说她想好好学习了。我放心了一大半。(笑)

读书报:有很多人拿《兄弟》和《阳光灿烂的日子》作比较。你怎么理解?如果有读者把作品理解为“流氓的挽歌”,你会不会认为是一种误解?

赶紧闪:每次听到人家跟我说起《兄弟》和《阳光灿烂》相比怎么怎么样的时候我就说:“你这不是把我往绝路上逼吗?”(笑)我想我的很多写作风格是在无意识地受着它的影响,但我想我还是难以望其项背。(笑)仅仅就作品本身而言,可比性也不是很大,整个的时代背景,想表达的情感等等都有很多的不同,我认为《兄弟》主要是歌颂友情。

读书报:网络上将青春作为题材的小说举不胜举,多数是爱情、校园,你关注这类网络小说么?你觉得《我不配做你的兄弟》在青春主题的小说中,有何独特之处?

赶紧闪:网络文学我看了一些,确实校园和爱情题材的比较多,也许好多良莠不齐,但我觉得只要这份感情是真实的就值得把它写下来。《兄弟》这本书主要是歌颂友情和表现成长。网络上关于青春和成长的作品也很多,很多我都非常喜欢,其实他们的文笔令我钦佩不已,有时看到动情之处我也禁不住热泪盈眶。但是我实在不太喜欢一些作品的整体感情色彩,它们往往是灰暗的、绝望的,满纸写得都是背叛:对自己良心的背叛、对朋友、对爱人的背叛。尽管它把现实人性的丑恶揭露得毫发毕现,但我想这给读者的不过只是一种灼热的疼痛感,并不能有任何积极的意义。我是一个普通的人,我也十分关注普通人美好的情感。我认为我的《兄弟》是在赞颂美好的,至少我的本意是想把它写成那样的。真的,这世界还没有让我绝望,活着是一件值得感激和自豪的事,那么多像酒一样醇的友谊、像糖一样甜的爱情、像歌一样美丽的青春,值得我们珍惜。我的网友说《兄弟》这本书里除了那几个流氓团伙的家伙,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坏人,真好。我看了他的留言感到很幸福,我爱这个世界,尽管它变得和我们希望的并不相同,甚至相差很远,但是毕竟有那么多值得我们留恋的、值得我们为之感动的、甚至为之献出青春和一切的崇高感情和理想,所以我热爱它,我想让我的读者也这样。

当我们经历了种种伤害,当柔软的心灵被老茧层层覆盖,青春便不再称之为青春。时代像川剧的变脸一样不停地变换着面孔,不经意间将我们很多对于从前的记忆踩踏得模糊不清。我们什么也不能挽留,仅能看看《兄弟》这类回顾青春成长的小说,来缅怀已逝去的青春和情义,或多或少地找回一点过去的影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