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生育的四重魔咒

2004-05-19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宝宝啼哭”大赛和儿童巧克力时装秀

有个德国的学者请教中国人:哪个词在汉语中既表示危机,又表示机会?大家帮他考虑了很久,都找不到答案。后来,他自己

豁然开朗,原来这个词就是“机”字。习惯于双音节词的现代中国人恐怕会跟那个德国学者同样感到有趣,因为随着双音节化极大地提升了汉语表意的精确性之后,历史上那些“乱可以训治”、“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的反训现象已经基本消失。我们可以认为古人的思维比较混沌,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万事万物的观察和思考。语言的变化也许只意味着思维的转型,语言学中有著名的“沃尔夫假设”,即语言决定人类的思维模式,现代人倾向于把相对的概念区分得很清楚,并在这种区别过程中逐渐开始习惯于使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利益。

最近,英国公布了沃尔沃斯公司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从给孩子买玩具开始到孩子大学毕业,一个英国家庭在一个孩子身上平均花费16.4万英镑。对此,有1/4的家长在接受调查时表示,如果事先知道花销会这么庞大,他们就不会要孩子了。这个“保守数字”是随机抽查了3000多名家长后经综合分析得出的,养育费用包括食物、服装、教育等内容。其中,家长为子女买校服花了约9000英镑,买游戏机等娱乐设备花了约6000英镑。49%的家长认为,最昂贵的是聘请保姆,在伦敦一名全职保姆周薪高达400英镑。另一项重大支出是在暑假为子女提供娱乐或把他们送往暑期学校,每年要600英镑。

爱情、婚姻、生儿育女,是人类种族延续的保障。如果所有人都决定不要孩子,人类用不了100年就会在地球上消失。文明与发展的基础在于人类的生物本能,这一点,我们要么已经熟视无睹,要么便是故意地忽略。在过去,性本能可以直接地导致孩子的出生,面对本能,人们并没有选择的自由。随着避孕和试管婴儿技术的日益完善,技术控制开始发挥作用,有着正常生理功能的男女不要孩子或患不孕症的夫妻想要孩子,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来施加影响。而不管过去还是今天,经济因素都不可避免地渗透到生育和抚养后代的活动当中,人们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自觉或不自觉地决定着孩子的数量。而制度和政策同时利用着技术手段和经济手段来控制社会的人口,计划生育和鼓励生育背后的动力其实都是一致的。生物本能、技术手段、经济因素和制度政策可以说是附着在人类生育活动之上的四重魔咒,一个孩子的出生与成长时时刻刻都在它们的监控之下,使每个个体难以完全按照自我意愿来生活。

现代人不愿意接受这些不确定性,希望使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利益,从而让我们的人生可以规划和预测。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和数学家推出了“婚姻指数”的概念,通过访谈的方式记录下话语和表情等细节,描绘成曲线图,并像对股票进行技术分析那样,用来预测未来的婚姻状况。通过700对新婚夫妇连续4年的追踪测试,据说离婚预测的准确率达到了94%。4月初的《泰晤士报》星期日版也报道了英美两位经济学家携手进行的一项研究,评估不同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快乐程度差异。他们走访了5万名英国人和上万名美国人,得到的结论是,幸福的婚姻相当于每年增收10万美元。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都在进行着量化的努力,试图将过去那些缥缈的快乐、幸福等概念纳入数字化的范畴,实现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规律同质化。这种反混沌的价值取向与语言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仿佛一山不容二虎,神秘和虚无在工业化社会的没落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四重魔咒可以推而广之,每个个体都进行着权衡和选择,按照趋利避害的原则接受或是对抗着规律。但何为利,何为害,并非那么泾渭分明,没有一个人能在如此庞大的系统中保持理论上的清醒。也许古人的思维模式更有启发,危机与机会一体,我们都承认自己生活在混沌之中,在混沌中寻求一个平衡自身的位置,靠着自我意愿来改变某些价值的尺度。人类也许能发现真理,但人类能改变的,仅仅也就是自然规律的尺度而已。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