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日记的用处

2004-05-19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杨静远是一位翻译家。我过去读过她的《写给恋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那本书是她和恋人间的通信。

我研究上世纪40年代末中国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从中得到许多有力的材料,特别是当时中国大学生为什么会急剧左倾,她那本书信集中有很生动的例子。杨静远还有一个特殊背景,她是杨端六和袁昌英夫妇的女

儿,她的父母是当时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圈子中的重要成员。武汉大学在抗战爆发后到了四川乐山。杨静远和恋人的通信时间约在1945到1948年间,这次出版的《让庐日记》(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则是1941年到1945年,恰好是她完整的大学生活记录,两本书联系起来看,对于了解那个时代的青年知识分子是极好的第一手材料。杨静远当时的邻居和老师均为一时之选,所以这本书记的价值是很高的。可惜只是一个选本,据说完整的日记有五六十万字。对日记,我以为还是要完整出版。最好不要删节,因为谁也说不准哪些材料对谁有用,可以印证什么事实。有时候越是小事,反而越有意义。早些年山西出版一个晚清秀才刘大鹏的日记就做了节选,最后想用这本日记的人,还得设法再去图书馆查。还有竺可桢日记,两家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五大册经过删节的日记,对研究者来说还是不够,最后还得出版一个完整的。日记是属于文献类的历史材料,主要阅读对象是研究者,所以删节最要不得。为了避讳做一些手脚也没有必要。像前年出版的宋云彬日记,作了删节研究者也看得出来。

这本《让庐日记》,涉及当时武汉大学许多教授的生活和思想,如是朱光潜、周鲠生等自由知识分子,还有当时的教学和学生的读书情况(特别是阅读西方文学作品,书中详细记载了她当时读劳伦斯《儿子与情人》的感受)。因为日记是第一手的材料,所以看起来很生动,它的价值一般说来要高过回忆录好多倍。这本日记对了解当时大学校园生活很有帮助。现在有些小说、电影和电视剧,对当时的大学生活描写太离谱,就是因为不注意看日记这一类的材料。学生的日记与成人的还不大相同,主要是有思想变化。像杨静远这本书记,我们就可以从中看到当时的青年学生为什么会对国民党失望,而对共产党产生兴趣。通过阅读日记研究者可以看出许多问题。

研究40年代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有三种材料比较可信。一是当时出版的年级纪念册。二是当时的校刊。三是学生的日记。这三种材料对看起来才能还原当时学生的生活,在这方面,一般的回忆录只能参考。举一个例子。

张爱玲研究中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就是当年她参加《西风》征文得奖的情况。她本人的回忆,研究者如水晶、赵冈对这件事的看法各不相同。这件事最后还是陈子善看到了原始的《西风》杂志,经过考辨最后才还原了真相。杨静远比张爱玲小两岁,当时她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常常给杂志投稿。她在1942年8月5、6日的日记中记载了当时阅读《西风》杂志的感受,并记下了当时征文获奖的情况。虽然有个别笔误,但大体是准确的。这个材料恰好可以对陈子善的张爱玲研究做一个旁证。当时杨静远也参加了比赛,可惜落榜了。她在日记中说:“看焕葆借给我的《西风》征文集。这种文章完全是仿美派的,内容空洞,但文字轻松,看起来很舒服,可供解闷。但也不见得写得十分好,我相信我那篇落第的苦命小说比他们中间的任何一篇不差。”(79页)对张爱玲的获奖作品《天才梦(我的天才梦)》,杨静远的评价是“材料都很好,却不动人?。这些材料对研究当时文坛的风气都很有帮助。

研究历史的人都知道,从相关材料中看出问题不是本事,从没有关系的材料中发现问题和材料才是本事。作为智力活动,如今学术研究中最少见的就是才气,因为大家都喜欢从直接文献中看材料,特别是有了互联网,更容易偷懒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