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外计算机图书月旦评

2004-06-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进入夏季,国外的计算机图书市场似乎也开始有了一些复苏的气象。O’Reilly公司的总裁TimO’Reilly最近撰文《State of the Computer Book Market(计算机图书市场的现状)》对美国市场进行了分析,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富于启发性的内幕信息,同时也展示了国外主要出版商应对目

前困难市场形势的思考。有意思的是,他使用的原始数据同样来自本专栏3月份介绍过的A.C.尼尔森的BookScan。按 Tim 的说法,作为BookScan的订户,他们可以每周收到前3000种图书的销量、销售价格等信息,应该说服务质量还是很高的。不知道国内的监控系统什么时候也能够达到类似的水平?而数据表明,3000种以外的图书基本上每周总共仅能销售9到10本,这对尚处在依靠品种数量增加码洋阶段的我国出版界,应该是一种警示,对于正在走出低谷的计算机图书出版,尤其如此。

2003年,BookScan监控的美国市场前3000种计算机图书零售总销量是8,971,774本,而2002年这个数字是10,060,026本,整整下降了10.8%。这充分印证了去年业界一致看淡的结论。与此同时,根据美国出版协会的数据,整个出版市场却增长了4.6%,达到234亿美元,这进一步反衬出计算机图书出版的严峻形势。实际上,与此对应的是,在美国,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量也在下降,计算机研究协会2004年对北美200所大学的调查表明,注册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专业的学生下降了23%。这种趋势即使在最好的学校也不能幸免。据《纽约时报》的报道,麻省理工学院二年级学生确定专业时选择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系的2004学年只有229名,而这个数字2003年是282,2002年是342。每年的下降幅度高达30%。这种情况使比尔・盖茨也开始坐不住了,最近一次微软公司校园宣传活动中,他亲自出马,发表了多场演讲,参加各种场合的与师生见面活动,为计算机学子打气,号召更多的青年人加入计算机行业。

北美计算机科系的不景气,其实与目前美国国内争议很大的IT外包趋势密切相关。就整个计算机界而言,似乎又不用如此悲观,正如比尔・盖茨所说的,从应用的层面看,计算机技术的影响才刚刚开始,机会还多得是呢。当一位学子问到是否还有可能出现微软这样成功的技术公司时,盖茨回答:“如果能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突破,它将价值10个微软。”

似乎在响应盖茨的号召,进入2004年,国外计算机市场的情况有了明显好转。BookScan数据反映出,每周计算机图书总平均销量正在上涨,2004年1月的数字已经超过了2002年和2003年同期。而与此不协调的是,许多零售书店仍然在缩小计算机图书所占货架空间。对此TimO’Reilly建议说:“明智的店主应该关注这种强劲反弹,增加快速增长领域图书的库存。”这对国内的同行也应该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吧。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整体下降的2003年,计算机图书各个领域也是冷暖不均的。TimO’Reilly将整个计算机图书市场分为应用程序(Application)、平台(Platform,即操作系统)、软件开发(SoftwareDevelopment)、系统与网络管理(System/Network Administration)、未知(Unknown)和其他(Other)六大范畴。由此对BookScan的原始数据进行了一番分析,得到图1。可以看到,我们一般视为低端的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类到了2003年下半年都复苏明显,Tim分析,前者主要归功于数字媒体尤其是Photoshop类图书的火爆,而后者则主要由于MacOSXPanther版的发布以及年底假日期间伴随新电脑购买增加而来的Windows低端图书的销售增加。而且,从平台类图书的销售来看,非微软用户似乎买书的热情更高,因为图2显示的不同平台图书销售份额与各平台使用的实际份额相差甚远(按照比较公认的行业报告,Win?dows用户应该有90%以上,Mac有3%,而Linux/Unix是4%~5%),Windows只有56%,Mac有23%,而Linux/Unix是18%。这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技术采用的趋势与图书销售并不完全一致。

 图12003年北美计算机图书分类分析 ①-Applications(应用程序) ②-Platform(平台) ③-SoftwareDevelopment(软件开发) ④-System/NetworkAdministation(系统与网络管理) ⑤-Unknown(未知) ⑥-Other(其他)

  图22003年北美计算机平台类图书销售份额;

基于以上的分析结果,O’Reilly除了加强Macintosh平台图书的市场领先地位(该公司已经出版的讲述MacOS的图书就超过了10种,平台之上的应用软件、开发工具更是翻了番),也下大力气重新推出了曾经放弃的Photoshop、数字媒体类图书。其中,《Digital Photography:Expert Techniques》(数码摄影:专家技术)和《Adobe Photoshop CSOne-on-One》(Adobe PhotoshopCS面对面)都迅速登上排行榜。O’Reilly历来对作者的遴选工作非常严格,这两本书的作者都是有着丰富从业经验和写作经验的沙场老将。摄影师Ken Milburn曾经是Osborne 公司和 Wiley 公司的大牌作者,写过17本书和300多篇杂志文章。而Photoshop专家DekeMcClelland更是Photoshop界响当当的人物,名气可以与目前大红大紫的ScottKelby相媲美,2002年入选了Photoshop名人堂。新书是教程性质,除了作者的名气外,卖点应该是2个小时作者亲自讲授的CD视频教程(这正是书名的由来),当然,还有漂亮的装帧设计。封面上DekePress的字样,宣告O’Reilly新品牌的诞生。由于该公司前一次推出的Pogue Press(包括Missing Manual系列)获得了极大成功,新品牌令人充满期待。

复苏反映在排行榜上,就是有不少新意出现。除了讲MacOSX、Photoshop、Windows、网页设计的书仍然占据许多席位之外,与安全漏洞有关的书籍成了热点,硬件改装类图书方兴未艾,开发类图书方面也开始有了新系列,同时,又有一些小出版社崭露头角。我们分头来说一说。

安全类图书火热

病毒肆虐为安全类图书提供了英雄用武之地。两年前,安全方面的书数起来不仅数量不多,而且很多都是历史经典,不能反映最新情况。到了2004年,Ama?zon上已经出版的安全类图书有193种,而且大部分都保持了较高的销售排名,真是热得可以。除了《黑客大曝光》等老字号之外,《The ShellCoder’s Hand?book》、《Exploiting the Software》、《Hacker Disassembling Uncovered》、《Security Warrior》等一批内容更深入、读者更专业的新出图书成了其中的佼佼者。

《TheShellCoder’sHandbook》(ShellCoder手册)出自在安全方面久负盛名的Wiley公司(曾经出版《应用密码学》),作者阵容庞大,均是权威的漏洞跟踪邮件列表bugtraq背后的中坚力量,有不少是某个安全领域的顶尖人物,甚至包括了地下黑客组织成员,本书在漏洞发现、源代码审核、内核漏洞、数据库漏洞等方面的内容应该是比较独到的。ShellCode一词专门指对软件中基于栈的漏洞的攻击手段,通常是一小段汇编代码。而ShellCoder似乎是本书首创,大概作者已经觉得Hacker一词已经用得太滥太宽泛,不再愿意以此自称了。

《Exploiting the Software》(发掘软件漏洞)是主持www.rootkit.com网站的GregHoglund和著名安全专家GaryMcGraw(《Building Secure Software》一书的作者)合力打造的力作,属于总结攻击和分析软件各种手段的集大成之作(书中的攻击模式),从书中学术界和工业界众多权威人士的称赞可以看出,此书早已经为大家期盼。《Security Warrior》(安全武士)也是一部强强联合的作品,书中关于各种平台反向工程的内容独具特色。《Hacker Disassembling Uncovered》(黑客反汇编技术揭密)则是一部地地道道的个人著作。作者KrisKaspersky一听名字就知道是解密高手汇集之地俄国来的(原书翻译)。此人从2003年开始连续创作了多部加密和解密、内存优化等方面的力作,能量惊人。而出版商A-List也是一家以出版俄罗斯高手著作为主颇有特色的新进公司。 

硬件改装及另类IT小设备新玩法的兴起

还记得吗?在PC开始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之前,无线电、电子制作曾经是最为流行的技术爱好。如今,随着PC统治力的渐渐式微,消费电子的兴起,季节似乎正在更替。两本讲述硬件改装(对应的英文也是hacking)的书:O’Reilly出版的《Hardware Hacking Projects for Geeks》(硬件改装项目)和Syngress出版的《Hardware Hacking》(硬件改装)联袂上榜,正是代表了这种潮流,非常引人注目。我们在以前的专栏中曾经提到,PC与消费电子、信息家电的结合,将释放出广大普通用户的无穷创造力。而硬件改装的兴起,则反映出技术爱好者也开始超越PC,向更广阔的平台深处探索。早先曾经畅销的《HackingTivo》、《PCToys》等书乃至更早的众多讲述Lego Mindstorm玩具的书其实已经透露出此类消息了。翻开两本硬件改装的目录,你的感觉,是怎一个“酷”字了得!改装8位计算机,改装PlayStation2游戏机,改装iPod播放器,改装诺基亚6210手机,升级Palm设备的内存,自己画电路图制作超大规模的显示器、制作Internet烤面包机、Internet咖啡机、数字视频录像机……甚至将这两年非常时髦的会学习的菲比娃娃(Furby)也改装了。要知道,菲比是日本货(虽然内核芯片是台湾凌阳的),只会说日语和英语,也许参考书中的技术,我们可以改装出讲中文的菲比娃娃来。当然,汇编语言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与此相关的还有一些泛IT类的图书也销势喜人,从早期的利用Ebay开店等等主题,到如今的《Search Engine Advertising》(搜索引擎广告)、《ICan’tBelieveI’mBuying This Book:A Commonsense Guide to Successful Internet Dating》(成功的网络约会)乃至《The Edgar Online Guide to Decoding Financial Statements:Tips,Tools,and Techniques for Becoming a Savvy Investor》(解密财务报表)。在《纽约时报》对计算机科系的报道中,优秀的MIT计算机系学生毕业后没有选择到众多向他招手的名校继续攻读计算机学位,而是来到了华尔街,加入了雷曼兄弟公司。也许这并不只是一种偶然。

开发类图书的励精图治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北美2003年开发类和系统/网络管理类等比较专业的图书整体平稳略有下滑,TimO’Reilly分析这与专业工作职位外包有关,同时也有不少图书因为专业色彩较浓,在统计时落入了其他或者未知类等因素。面对这样的形势,只能一方面更加做精做专,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地寻求突破,独辟蹊径。

微软出版社的新系列“Professional”是近日的亮点之一。历史上,微软出版社曾经在专业开发图书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以《Rapid Development》(快速软件开发)、《Code Complete》和微软经典系列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对一代开发人员产生了深远影响。转眼这几乎都是10年之前的事情了。今年该出版社一口气推出的四本《Test-Driven Develop?mentin Microsoft.NET》(Microsoft.NET测试驱动开发)、《Object Thinking》(对象思想)、《Agile SoftwareDevel?opment with Scrum》(Scrum敏捷软件开发)、《Extreme Programming Adventuresin C#》(C#极限编程历险)均属名家之作(包括KenSchwaber、RonJefferies这样顶级的敏捷先驱),因此也都毫不奇怪地纷纷登上了排行榜前列。显然,这个系列的主线是敏捷开发方法和软件设计概念、模式等等。印象中微软与敏捷方法的关系非常耐人寻味,从渊源上来说,敏捷方法发展过程中从微软独特的非严格开发方法里是有所借鉴的。至少敏捷方法先驱之一JimHighsmith方法观的形成,就与他20世纪90年代早期在微软的咨询经历密切相关。但是,当敏捷方法开始显露出影响时,似乎有许多来自微软的不以为然的声音。时至今日,敏捷方法已经渐成显学(IEEE已经开始制定相关标准),微软请到了敏捷先驱WardCunningham担任其架构、模式和企业级开发实践方面的技术推广工作,而微软出版社似乎也有了重现往日辉煌的雄心。在出版社的计划中,还有《Code Complete 2》、《Threat Mod?eling》(威胁建模)、《Enterprise Integration Solutions》(企业集成解决方案),让我们翘首以待。

逆境中,许多国外小出版社的生存之道非常值得我们思考,要知道大出版商战线长,总是东方不亮西方亮,而许多小公司只关注专业领域,受市场影响更加厉害。以前的专栏中我们曾经介绍过NoStarch出版社和Manning出版社的成功经验。最近表现出色的新书中我们又看到了Murach&Associates,Object?Source等独立出版商的名字。这些公司的特点往往是经营者就是作者或者技术专家出身,对比较窄的市场领域知之甚深,所以虽然资源有限,但是仍能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最后还是我们的保留项目,罗列一下值得关注的新书。

《The Object Primer:Agile Model Driven Development with UML 2.0》(对象教程,第2版)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前一版是公认的面向对象技术最佳教材之一,被全球许多学校和培训机构所采用,中文版经机械工业出版社引进后也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作者ScottAmbler凭《敏捷数据库技术》一书荣获最新一届的Jolt生产率奖,在敏捷方法、统一过程和UML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兼具教学、培训、咨询和开发等诸多经验,所有作品都属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本书的更新一方面是建模图形全部改用最新的UML2.0标准(虽然Ambler本人和许多UML专家对新标准都颇有微辞),另一方面是在讲述开发过程时,采用了最新的敏捷建模方法。

《Expert One-on-One J2EE Development without EJB》(J2EE开发专家面对面,不使用EJB)Wiley公司出版

Rod Johnson是J2EE圈子里技术方面有数的几位专家之一,威望甚高。他的名声最初就来自本书的姐妹篇《Expert One-on-One J2EE Designand Development》(评价最高的J2EE设计书籍之一)以及在撰写该书时开发的一个开源框架Spring。本书的名字听起来有些奇怪,长期以来EJB都是J2EE引以为傲的特性(.NET平台上至今仍没有完全对等的技术),而且也被认为是J2EE的核心。然而,由于EJB本身的复杂臃肿,不使用EJB开发J2EE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取向。看看JBoss的技术路线图、读读MartinFowler的《企业级应用程序架构模式》、浏览一下J2EE奇才Oberg的网络日记,你就会闻到这种气息。Johnson的书正逢其时。

《Developing Series 60 Applications:A Guide for Symbian OS C++ Developers》(开发Series60应用程序:Symbian OS C++程序员指南)Pearson/Addison-Wesley出版

有人大概会提疑问了:这本书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呢?要知道,目前全世界最多的智能设备并不是PC,而是手机,而且后者的增长速度显然比前者还要快得多。而在手机平台,诺基亚鼎立支持的Series60是真正的王者,占有率超过60%。本书来自诺基亚的软件合作伙伴EMCC公司,内容经过诺基亚多位专家的严格审阅,几乎等同于官方指南。也许今天的图书市场上,本书还难称王者,但是,未来几年呢?

《User Stories Applied:For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应用用户故事:敏捷软件开发)Pearson/Addison-Wesley出版

本书的封面已经说明了一切。它是KentBeck和MartinFowler联手打造的“Signature”系列的一员。这个王牌系列已经出版的四种一个个都成为经典(两夺Jolt奖项),本书又是经历了社区众多成员检验的产物(出版前手稿在网上流传已久),应该不会令人失望。这也是敏捷方法方面的图书开始深入的标志,这是敏捷需求分析,接下来相信将会出现敏捷管理、敏捷测试……。

《Struts Survival Guide:Basics to Best Practices》(Struts求生指南:从基本知识到最佳实践)ObjectSource出版

Struts的书我印象中已经有好几种,受好评的就有O’Reilly的、Manning的和Morgan Kauffman的三种。而一家本来默默无名的出版社敢于面对如此的竞争而且能够成功,说明任何时候只要手里握有金刚钻,就没什么好怕的。Object?Source似乎也是以J2EE为主攻方向,市场竞争真是够残酷的。

《Murach’s ASP.NET Web Programming with VB.NET》Murach & Associates出版

无独有偶,在.NET市场上,也有一家小公司冒出头来。仔细一查,才发现Murach & Associates已经出版了不少此类图书,而且都反响不错,Amazon的排名也大都在一两千,成绩不可谓不喜人。看来,市场虽然低迷,但是机会是永远存在的。今日已经成为业界翘楚的O’Reilly,最初是为Unix厂商编写文档起家的,而Manning、Apress等出版社经过几年发展,也都成长为大树。谁能说今天的ObjectSource和Murach & Associates不能续写这样的成功故事呢?还记得盖茨是怎么回答是否会出现第二个微软的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