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艺文资讯

2004-06-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白岩松有话直说: 万金油式主持人越少越好

据《南京日报》报道,一般在央视当红主持人中,白岩松和王志、崔永元等人同属于个性鲜明的思考型主持人,他们的节目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他们长于思考。日前,白岩松在一次业内人士参加的会议上,就主持人现状等

敏感话题有话直说,提出了“主持人拔苗助长的速度太快”、“万金油式的主持人应越少越好”等观点。他的观点因为触及主持人生存体制,所以在业界引起不小震动。

白岩松根据自己的实践,提出了一个“长跑”概念。他认为,一开始他是在用短跑的方式做主持人,后来用中长跑的方式做,但现在他越来越感到该用长跑的方式做主持人了。白岩松说:“长跑,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第一,主持人的圈儿或者说主持人的行当,从某种角度来说,它是一个名利场。而在目前中国,对主持人心理的研究几乎是个空白。很少有人去深入研究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名利场中,主持人怎样才能把握好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长跑选手。应该说,中国的主持人有它自豪的一面,也有它悲哀的一面。自豪的一面就是由于电视的异军突起;而悲哀的一面,就是拔苗助长的速度太快了。”

白岩松的直言在业界产生不小的冲击波。主持人界一些资深人士认为,白岩松的观点非常值得关注与研究。

余秋雨回应“批余”事件

据《京华时报》报道,几年前,余杰一篇题为《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的文章曾在文化界引起轰动,文中称余秋雨为“文革余孽”,对往事“不回忆、不忏悔”。近日,余秋雨的助手金克林透露,在新作《借我一生》中,余秋雨将用10余万字描述自己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所作所为。业内人士称,这是余秋雨第一次回应“批余”事件。

金克林介绍,《借我一生》将在《收获》的第四期发表。在这部被余秋雨定义为“记忆文学”的作品中,余秋雨将首次披露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叙述自己的人生历程,“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历也没有回避,甚至提到了自己与“上海市委写作组”的关系。金克林说,《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一文称,余秋雨当年所效力的《学习与批判》杂志由张春桥、姚文元所控制的“上海市委写作组”直接管理,这个写作班子以“石一歌”为笔名发表大批判文章。所谓“石一歌”,意为写作组的11个成员。金克林介绍:“这次余秋雨在新作中否认自己是‘石一歌’的成员,说自己从来没参加过‘大批判写作组’,那段时间他在外地军垦农场劳动,没回过上海一天。”

金克林还说,余秋雨写作《借我一生》的动机与其父辞世有关。他说:“余父去世后,家人在他的抽屉里发现了大量的文字资料,该资料显示了其父内心世界中某些不为家人所知的东西,这使余秋雨内心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惆怅,决定创作一部追忆往事的作品。”

上海国际电影节:离“国际”还有多远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作为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今年的上海电影节突出了它“服务观众”的特色。

虽然本届电影节规模宏大,但它实际的“含金量”又有多少呢?首先,电影节国际评委的知名度有所“缩水”――记得第一届电影节“大师”云集,既有来自美国的奥利佛・斯通,又有执导过《蜘蛛女之吻》的巴西名导赫克托,而本届电影节恐怕只有阿萨亚斯吸引了记者的眼球,原因并非他导演的电影,而是因为他是张曼玉的前夫。其次,在本届角逐“金爵”的参赛影片中,鲜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精彩电影。一位看过所有参赛片的资深影评人对记者说:“本届参赛片可谓集‘闷片’于大成。沉闷之极的‘代表作’是《特玛拉》。很多观众在剧场里呼呼大睡,坚持看完的观众也不明白影片究竟想说什么。”

此外,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除了斯特里普如约前来之外,少有“国际”分量的明星出席,在电影节开幕式上,红地毯几乎成了亚洲明星特别是香港明星的“秀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