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谈出错杂的世界 (图)

2004-06-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风景写生错杂谈》孙家铨著

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

于偶然,我读到了《风景写生错杂谈》的书稿。

若问起阅读时的感受,坦白告知,那真是心绪波涌,不能自已,仿佛是跟着家铨老师,携着画箱,走过了春夏秋冬的大气象,走遍了南北东西的大地域,从而也走进了我们整个人生的一个丰饶有趣的错杂世界。

值得兴奋的是,这走动,这写生,这旅游,这发现,这体味,这表现……,是与一位有性情,善谈吐,肯思索,又勤于绘画劳作的人在牵手对话中度过,即使,有寒苦饥困,也是兴味不减,倦意全消,这正中了书中作者的用语:痛快。

美国戏剧家尤金・奥尼尔,有一部戏《天边外》,而《错杂谈》这本书,也许,已经为我们常常囿于狭窄计较的世界打开一个天外的世界。哲学家巴赫金说:“语言的整个生活,无论是在哪个领域里,无不渗透着对话的关系”。书中作者的书,基本以对话的方式,来探寻真理,以问学和学问来认知大千。这都给我们未来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尤为称道的是书的错杂性的写作――猛一看,真不知道他究竟要写什么;再细看,你想要的想看的应有尽有。这里有图――绘画作品,附着诗性的题目,尺幅,日期,地点……,这里有文――创作过程,附着天气,旅程,洞见,技法,独创,抒怀,质疑,愤慨,叹息……,一幅幅画,也都成了一个个让人可以反复品味咀嚼的错杂故事,以及故事背后中的故事。

是啊,我们这个眼下精神贫乏的时代,多么需要有身上带着故事,不,其身就是错杂故事的人啊!正因为世界是错杂的世界,所以用“错杂谈”来写书,不意中透出家铨老师调皮式的慧敏和艺术才能。他甚至,道出他写生中的困惑与反复:一幅江南水乡,水弯里的船,他画了又涂掉,涂掉了又画,船摆斜摆正,都不合他的意,最后又给刮掉了,结果,画面简约大气。这只是我读书稿所记得的一例,但是,已让我见出了画家对艺术的虔诚,坦直,用心,勇气,叩问,坚韧,耐心……。噢,原来画画是这么一回事!它需要的,不是那傲人的技巧或所谓被世人看上的职业,它真正需要的,更多的是作为人的那些必不可少的品质与气格;更确切地说,是通过画画这件事,这漫长的学习实践,改变影响了一个人。岂止是画画这件事,扩大到其他事情其他领域,大约都是这一个理。

透过书上一幅幅光彩斑斓的作品,我更看到,画面背后站着的那位画家,活得生机勃勃,充满精气。看画看什么?不就是画内画外扑向我们脸面、扑向我们心灵的那画家的气息么?不就是画背后的那位画家与我们的无声交流么?谁没有见过老屋小巷苍山茫水?但我们可能从没有像画家面对风景时,感受的如此之深、如此之大!这也许就是画家存在的意义,画家存在的缘由。

感受,感动,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难得葆有的能力;其实,它又是一种本来朴实,未失天真的能力。至于表现这感受,这感动,需要在漫长的学习、训练、研究与涵养中掌握和使用好绘画语言。这是一种结结实实不能怠惰的一生劳动,同其他职业行当的劳动没有本质的区别。

这本书给钟情于绘画并深得其味的画家看,那简直是相知投怀,相互代言了;而这书给不谙绘画的他者看,那仿佛是结拜了绘画艺术,近在身旁的目睹了一位画家活跃跳动的生命与生活,参观了他的“回顾展”,阅读了他积攒下的厚厚“日记”。

至于书里的文字和绘画作品,或有偏执,或有纰漏,或有可商榷之处,甚至有败笔的地方,那是再自然不过的,因为在以往大师的大作里,也照样有,并由此激励后来者继续前行,屡扑屡起的献身于这伟大的艺术。

其实读者直接读老师的《风景写生错杂谈》这部书,那从中的感受与享受,真会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想取什么,你自去取,那玉盘里的大珠小珠让你取个够,更欣赏个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