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学生阅读状况堪忧专家开出"树人"秘方

2004-06-3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暑期即将来临,日前,本报记者对全国数十所院校的近百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采访,采访主题为: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此次调查兼顾了院校类型、地域跨度、学科跨度、年级跨度以及男女生比例,调查结果真实有效。时间有限,调查规模受到影响,样本数量不够丰满,但是,管中窥豹,见其一斑。这一调查虽然只能部分代表

当代大学生的阅读状况和阅读观,但是其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我们会在以后继续投入关注和努力,以期能够得到更科学、更全面的数据,发现更多问题。

  部分样本

李建国(男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03博士研究生)

历史小说和相关的理论文章是我近期关注的重点。主要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唐浩明文集》,包括《曾国藩》(上中下)、《杨度》(上中下)、《张之洞》(上中下)。二月河的“落霞系列”,包括长江文艺出版社的《康熙大帝》、《乾隆皇帝》和《雍正皇帝》;凌力的《少年天子》、《暮鼓晨钟》等(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另外还有刘斯奋的《白门柳》,颜廷瑞的《汴京风骚》等。理论方面有公羊主编的《思潮――中国“新左派”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锐(女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一)

马上就要考试了,我最近更多地看的是与专业课相关的图书,我的专业偏重于俄罗斯文学,所以看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卡拉玛佐夫兄弟》,北大出版社的《西方文学十五讲》、新世界出版社的《俄罗斯文化之旅》、南开大学出版社的《外国文学明珠精译与赏析》等等,另外零零碎碎看了广西师大社的《约会奥斯卡》和一本余华选编的短篇小说集,差不多就是这些吧。平时喜欢看一些恋爱心理学、交际心理学方面的书,感兴趣啊,希望会对自己的感情以及工作有所指导,觉得好的话会记下来。

刘毅(男浙江理工大学信息电子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一)

我最近读了不少书,当然有的没读完哦,是交叉阅读,想看哪本就翻哪本。有蔡澜的游记、李碧华的小说、朱德庸的《什么都在发生》。为什么选这些?好看!彼得・梅尔的《普罗旺斯的一年》和《重返普罗旺斯》最近都在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讲的是法国的一个小山镇,类似游记的散文。当初有本书叫《一只狗的生活意见》,就是这个作者。这个书包装非常漂亮,但是书内容一般,相对来说性价比不高。还有就是译林社的小说,像《独自生还》、《人性的污点》、《冰站》、《暗冬》等,中信社的财经书比如《竞争论》、《危机管理》、《两个幸运的人――弗里德曼回忆录》等。我选书首先要看出版社,然后是作者,然后内容和价格,包装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我讨厌包装难看的。

任健宇(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一)

这段时间狂购了福柯的所有中文版著作,包括《临床医学的诞生》、《性经验史》、《规训与惩罚》、《词与物》、《疯癫与文明》、《知识考古学》,一本本啃将过去,不一定读得多明白,但是有点启发。朋友推荐《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2000年版的。

袁超(男山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大一)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JAVA程序员的心声――爪哇夜未眠》、《21天学通JAVA2》。没办法,啃吧,还指望靠它糊口呢。

魏华栋(男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四)

中国青年出版社的《世界500强面试题》。想找个满意的工作多难啊,有关系吗?没有。硬件条件好吗?一般吧。这世道谁比谁强多少呀!还看你能否过得了应聘这一关。《世界500强面试题》可能就跟考前突击一样不能帮多大忙,但是病急乱投医,马上就得找工作了,看看总没坏处。

在本次调查的有效范围内,反映出大学生阅读的几个突出的特征:1、图书阅读萎缩日益蔓延,大学生用于阅读的时间普遍减少;2、理工科学生与文科生的阅读差距明显;3、男生读书人数比例小,女生读书人数比例大;4、图书品种中,与专业相关的图书比重大,其次为社科文艺书,快餐文化所占比例也不小;5、选书原则:重视出版社、作者以及内容。记者带着这一结果采访了相关的教授学者,请他们就此发表观点,你会发现,学者的思维在一定的时候有着相通之处。

专家指津

魏光奇(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尽管不了解具体情况,但是通过授课的过程也能感觉出一些问题,我对学生们的阅读状况不满意。当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如此,但是可以说阅读萎缩是普遍的。从我的学科角度来讲,我感觉现在的大学生,在基本的社科人文知识方面欠缺太多,既缺少基础理论的积淀,又缺乏思维的兴趣。如果要我提一些建议,那么我建议他们加强一下东、西方文化经典书籍的阅读。首先,我们都是中国人,不可能不去了解自己的文明与文化;而不可否认的是,西方文明在世界近代史中处于领先地位,是一种强势文明,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而要去了解和把握它们,一些历经淘洗沉淀下来的经典可以说是最佳的选择,并且也是最不浪费时间、最经济的选择。具体来讲,东方文化典籍可以读《论语》、《韩非子》等,尤其是《论语》,不管什么版本,横竖不过三万字左右,加上注释也不会太多,这本书几乎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它对中国人的伦理观、价值观的塑造意义重大,读了它,就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根基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此外我还推荐一本《史记》,当然这跟我的学科研究方向有关。《史记》首先是一部杰出的史籍,对中国古代史进行了精炼的描述,同时它又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学价值,叙事精彩,无论从哪个角度读,都会有收获。西方文明自现代向后现代发展过渡时,出现了一些变异,但是根基和主干并没有受到冲击。要了解西方主流文化,可以选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不生僻,易读。此外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几个代表人物的代表作,比如洛克的《政府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奠定了现代西方社会的政治学、经济学基础,不妨一读。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现在大家住房这么紧张,不管是买书还是藏书,我觉得还是选择一些经典比较好。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谈话间,65岁的钱理群教授很明显地流露出了一种感慨:想想看,大学四年几乎就是人一生中最理想的读书时间啊,大学时代,学生们既不需要再面对中学时期的升学压力,又没有工作以后的生存压力,课业轻松,时间充裕,身体状况又正处于上升期,精神饱满。整整四年,多么美好啊!这样难得的时期不去读书,是很值得忧虑的。现在校园里不少学生都在兼职挣钱,甚至还形成了一种风气。我希望同学们不要急于提前进入社会,而是要看得长远些,在大学里夯实基础。不错,现代社会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了,但正是这种现实,才更加显现出实力的重要。在学校认真读书充实自身,与以后谋求更好的生存机会其实并不矛盾。大学这么好的时机,正该好好打基础,往肚子里储存“干货”,日后工作了想充电都没这么好的机会了。读书呢,不必贪多,但是一定要读完,好些书买来放着不看,想等以后再看,这一等往往就是一辈子啊。怎么打基础?多看一些经典著作,特别是跟自己专业相关的一些典籍。在完成这一步的基础上,尽量博览群书,但是要有选择――那么多大学生喜欢快餐读物,我是不太明白的。个人感觉现在的学生,在上述两方面都存有欠缺,我还是希望他们能够好好利用大学这美好的四年,多读书,多思考。这么多年,我也一直都是致力于推广阅读的。

孔庆东(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钱教授的弟子孔庆东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阅读状况有比较直观的把握。他谈到自己学生的阅读中,实用类的图书占据了很大比重,甚至英语书要花掉学生1/3的精力。孔教授对此表示理解,认为这是一种客观现实,是由残酷的生存压力决定的,如果整体的生存环境得不到改变,这些指导生存的实用读物在一定的时期内,依然会占去学生们的大量时间。尽管如此,孔教授还是表达了与其师一样的思考,希望学生们能够拿出一定的时间来,好好读一读典籍,打好基础。

这位“北大醉侠”果然是三句话不离金庸:“实用类的书籍可以在短时间很快奏效,但是对于你‘内功’的修炼没有太多的帮助,金庸一贯主张要先炼‘内功’,毛主席也常说一句话,叫纲举目张,都非常正确。人没有根基是立不起来的。建议同学们多看看四书五经,尤其是《论语》,它指导中国人生存了2000年,这样的典籍,对人的影响润物细无声,却是意义深远。”孔教授提到一本新书,认为值得一读,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水乳大地》。

祝勇(青年学者、作家)

青年学者祝勇仔细询问了这次调查的情况,对于得出的调查结果表示认同,说与自己日常跟一些教师以及学生朋友的接触中,了解到的情况大同小异,说这些现象不仅在本科生中比较普遍,甚至在研究生群体中也不鲜见:“除了一些对自己严格要求,真想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学生,相当数量的同学基本处于‘放羊’的状态,什么都无所谓,什么都不学。这是很值得忧虑的。”关于这个问题,他谈得很多:首先,书籍阅读萎缩现象的蔓延,客观体现了时代的进步。社会发展了,大众的信息渠道拓宽了,阅读品种丰富了,像电视、电台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不可避免会分流掉一些图书的读者。这是好事,不像20世纪七八十年代,信息资源匮乏,很多人在那时度过了他们的学生时代,精神食粮不丰富,只能喂什么吃什么,营养结构没有搭配好,造成了后天发育不良,知识结构会出现明显的缺陷。但是信息时代,或者叫多媒体时代,带给学生们的诱惑也多了,他们可以看电视、打游戏、看影碟等等,这些诱惑很直接,电视你坐在那里看就可以了,不需要付出很多思考。但是我觉得读书跟这些行为还是不一样,图书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文化载体,并且具有永久性,这是电视等所无法比拟的,多媒体信息要受到终端设备的限制,而且多是过了就过了,不可以重复观摩,不像图书,随时都可以拿过来翻阅。另外图书又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尤其在表达思想性的东西的时候,图书文字具有不可取代的功能,比如哲学,很多时候电视是不可能展现的。读书是高级的智力活动,需要你的思维参与到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说作者只是完成了一本书的一半,你去阅读,去参与,去思考,是完成了另一半。这个过程是很美妙的,这也是其他的媒体形式无法给予的。那么读什么书呢?我的意见是多读一些非实用性的、真正能够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著作。当然快餐文化不是不可以涉猎,但我觉得那只可以用作间歇性的休息和调节,而不能当成主体。具体来谈,我推荐定量和变量两种图书阅读。所谓定量,是指那些经过沉淀积累下来,具有恒久不变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的经典,比如《庄子》、四大名著等等。这些都是历经考验的财富,不可不攫取,它们也可以使我们在文化传承上不致形成断裂。所谓变量,指的是当代具有变革意义的杰出作品,这样的作品会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加富于创造力。

李正荣(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

北京师范大学李正荣教授远在湖南湘潭开会,也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李教授现为文学院的副院长,对学生教育工作比较熟悉,他谈到了该校一些情况:我对本校学生的阅读现状有一定的了解,虽然没有做过规范的调查,但是在跟学生的接触以及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还是掌握一些情况。可以肯定地说,我校学生用于阅读的时间还是比较多的,当然这要分作两部分来谈,具体到专业课以及相关图书,同学们花费的精力还是相当大的,课外的阅读也很丰富,并且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翻看的还是很高深的典籍。进一步细说,理工科的同学对社会人文读物涉猎不多,但是本专业书籍的阅读数量还是很可观的。这与师大课业安排比较紧张有关,学生用于教材本身学习的时间已经很多,尤其是英语,更要花费掉大量的精力,也就限定了他不能开展广泛的阅读。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理工科的同学对于快餐文化的兴趣要远超过文科生,但是一些流行的好的作品他们也都喜欢,比如杨绛的《我们仨》,很多理工科的同学都读过。文科生在社会人文读物方面读的就相当多了,有一些还是很有深度的。比如马基亚维利、古希腊的哲学、一些文明史名著等等,虽然很难啃,但是他们也在看。这几年,学校也一直在鼓励和提倡学生读原典――就是经典著作。从检查的结果来看,效果不错。而且一种氛围也在形成,像有的同学不光跟着老师读柏拉图,自己还主动去看德里达、福柯等。以前学校流行看《读者》,现在则是《读书》,从期刊方面也可以看出一种变化在慢慢形成。

老中青三代学者,都谈到了阅读经典的重要性,尽管他们不能代替大学生思考,但是作为建议,还是有其价值的。马上到来的暑期,作为有进取心的大学生,你准备怎么“读”过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