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东亚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思路

2004-07-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东亚比较文学导论》是一部具有革新意义的比较文学教材,同时又是一本极具学术价值的论著。与我们现在常常看到的比较文学教材不同,它并不泛泛介绍、讨论比较文学学科学理,而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具体论述中日韩东亚三国比较文学的美学特质,为东亚比较文学研究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的新途径。

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整体研究的视角。从事中日或者中韩文学关系史研究的学者,已经在中日、中韩或日韩文化与文学交流方面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工作,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一部对东亚文学进行整体研究的著作。《东亚比较文学导论》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作者从中日韩三国的文学与文化比较研究的角度出发,将东亚文学作为“东亚文化圈”的一个重要文化存在进行了考察,高屋建瓴地阐述、论证了中日韩文学与文化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这一独特的研究视角,可以帮助我们看清很多从国别文学研究或者两国的文学研究所不能看清的问题。就道教与日本文学的关系而言,如果仅仅进行双边文学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是无法揭示其真正的内在联系的,因为道教并非直接从中国传入日本,而是在公元7世纪后期通过韩国传到日本的,韩国作为中日关系的媒介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通过中日韩三国“三神山”的道教传说的研究,作者则从发生学的角度考察了这一意象的产生与演变,极大地丰富、完善了该意象的研究。儒学也是通过韩国传播到日本的,而非直接由中国传入的。韩国在接受儒学和道教文化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了第一次筛选;日本所接受的儒学和道教文化已经过了韩国文化的过滤,不可能不带上韩国文化的特点。中日韩三国之间这种复杂的“三角关系”决定了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时,绝对不能避开第三者而进行相对单纯的“两者关系”的研究。这种整体性研究有效避免了在东亚文学比较研究中因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失之偏颇。

张哲俊先生所以能够对东亚文学进行这样一种整体研究,无疑得益于他在中日韩三国文学、文化以及语言文字方面的深厚造诣。他精通日语和韩语,并曾经到日本、韩国担任客座教授,具备从事东亚文学整体性研究的必备条件。正因为作者在中日韩文学与文化方面具有深厚人文积淀,才使得本书以这样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该书的第二个特色,是从宏观角度揭示了东亚文学的多样性与相似性所隐含的内在关联,阐述了东亚文学美意识的内在特质。在比较文学研究中,一般的做法是对不同国别的文学文本进行比较研究,而容易忽视了造就文学现象的相关性与相异性的深刻思想与文化因素。张哲俊先生从考察作为“东亚文化圈”存在的基础的汉字入手,详细考察了汉字的传播对东亚文学的产生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正如作者所言,“汉字的传播不仅是文字的传播,文字传播带来的重大影响,远远超越了文字本身,引起了一系列相似的文化现象,从而形成了文化共同体。”汉字的传入直接带来了日本和韩国汉文学的繁荣,汉文学采用了中国文学的各种艺术形式,如诗、词、赋、小说等等,并且在内容上也有惊人的相似,导致中国文学与汉文学之间界限模糊成为东亚文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然而,这些汉文学作品毕竟是日本作家或韩国作家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所创作的,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应该分别属于日本文学或韩国文学,而不能看作是中国文学的延伸。

儒释道作为东亚共有的意识形态,是东亚文学与文化的灵魂,是东亚文化形成、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东亚文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渗透到了日本和韩国文化的血液当中,并且发生了变异,与其本土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一种新的变异体文化,并且在文学创作中体现了出来。对东亚文学进行比较研究,就无法避开儒学、佛教、道教文化在日本与韩国的传播以及所起的作用。作者从思想与哲学角度进行的挖掘,对于引导读者寻找正确的切入点深入进行东亚比较文学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该书的第三个特点是为有兴趣展开进一步研究的读者提供了范例。近年来出版的比较文学教材已经不下十几种,但基本上局限于“基本原理”乃至于“高等原理”的讨论。然而,读者即使把这些原理背个滚瓜烂熟,要进行真正的比较文学研究也往往无从下手。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最抽象的“比较文学原理”的讨论对于展开真正的比较文学研究实际上所起到的作用也许并没有预想的那么有效。《东亚比较文学导论》则大不相同。该书从具体的文学样式出发,探讨了东亚文学中韵文文学、叙事文学、戏剧文学的共同性与多样性,这种具体的研究生动地展示了比较文学研究应该如何开展。可以说,每一部分章节拿出来都是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从这个意义上说,该书不仅是一本优秀的教材,而且是一部材料翔实、论证充分的优秀的学术著作。

该书的第四个特点就是采用实证的方法,以材料说话。仅“文学”这一近代概念的产生与定名,作者就查阅了不下30种材料,以原典材料充分展示这一概念内涵的逐步演变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仅可以知其然,而且还可以知其所以然,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相关方面的知识。这种踏踏实实做学问的做法贯穿该书的始终,这一做法无疑为读者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很大方便。

在阅读过程中,唯一感到不尽兴的是,该书虽然名为“东亚比较文学导论”,但是实际上是一部东亚古典文学整体研究的论著,对近现代只是略有涉及。个别地方语言略显粗糙,似乎仍可进一步打磨。瑕不掩瑜,正如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严绍?先生在为该书所作的序言中所指出的,“本教材体现了学术界包括比较文学界20余年来在‘东亚文学’领域和诗学领域的研究中的新的业绩与新的思考。对于有兴趣的读者,包括比较文学的研究生、东方语言文学的研究生、准备报考或从事这些领域研究的人士,以及在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和教学的更广泛的层面上,我相信这是一部极具价值的学术入门的引导性教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