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择邻而居

2004-07-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居,隐隐然已经涵盖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居家过日子,这里边的每个字都那么世俗,却显得无比温馨。“居家”是个空间概念,“过日子”是个时间概念,每个人都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困扰于俗世的烦恼,同时也享受着世俗的快乐。

我们离邻居有多远?

英国广播公司旗下的《园丁世界》杂志对全英2000人进行了一次邻里关系调查,发现“狗太吵,风铃声刺耳,孩子吵闹,夫妻吵架,音乐太响,晚会直到深夜,一大早就剪草坪,工程半途而废,花园中的过分亲昵行为,裸露上身进行日光浴”等十件事严重影响了邻居间的关系,对簿公堂已成为家常便饭,甚至有5%的受访者为此与邻居老拳相向。《园丁世界》为这些纠纷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玫瑰之怒”。今年4月份德国普尔调查公司公布了一项与此类似的调查结果――有60%的受访者不喜欢自己的邻居;超过50%的受访者说,他们不愿意和自己的邻居打交道;18%的人甚至表示,他们痛恨邻近的住户,并将他们描述成“来自地狱的使者”。当被问及遇到紧急情况是否会向邻居求助时,70%的人坚决地说“不”。德国法院每年要处理数十万起邻里纠纷案件,可以为此做个注脚。在中国,对上海、北京、广州、杭州、南京、武汉等6城市的1821户普通家庭的抽样调查结果是,44%的人不知道邻居的名字,63%的人和邻居不相往来。

这一切表面上看似非人性化,实际上却是人们自觉的选择。现代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小,邻居作为一个空间概念的存在,成为了一种潜在的威胁。家,作为一个完全的私有财产,是看上去可以让人为所欲为的惟一区域。在公共场所中被百般禁锢的现代人,在家中的活动仍然受制于邻居,这也难怪邻里间更像是敌人而非朋友。引发“玫瑰之怒”的十宗罪有七项来自“噪音”,有两项来自“儿童不宜”,工程的半途而废则影响了人们的审美心理。必须承认,制造“噪音”和“污浊形象”的人有失公德,但人总得在某个地方展现自己放纵却非犯罪的一面,这种时候,邻居成为一把悬于头顶的道德评判之剑,随时提醒人们属于自己的空间非常有限。

越来越冷漠的邻里关系究竟让人们失去了什么?针对这个问题,要找个冠冕堂皇的答案容易,要找个体贴入微的答案却很难。也许每个人都处于矛盾之中。在现实世界里,邻居能带来的“远亲不如近邻”式的帮助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已淡化到可有可无的程度,但在精神世界中,“比邻而居”作为一个古老的意象,曾经带给人们许多美好的感觉,睦邻关系确实能缓解“过分敏感,生活痛苦”的心境。不过,在人际关系成为现代社会重要资源的时候,维持良好的邻里关系性价比很低,甚至必须要冒着让邻居过分介入自己私生活的风险。在放弃空间与放弃温情的博弈过程中,“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反而成了最简单省力的方案。

城市化进程中的“玫瑰之怒”并不是什么新鲜现象,媒体或是某些公司的调查虽然不能说是以偏概全,但各有其目的,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园丁世界》的调查结语是:“由于花园在生活中越来越重要,英国人应常怀宽容之心,而不是动辄就发‘玫瑰之怒’,否则,他们就会失去这片精神家园。”德国出现了一本指导邻里相处的畅销书,名字叫《没事吧,亲爱的邻居》。很多德国人把“美好的邻里关系”作为购房的首要考虑因素,有一种大家庭式的住宅也开始流行起来。汉诺威一座大家庭式公寓的“公寓长”说:“越来越冷漠的世界让我们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我们应当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重新认识人与人之间是多么需要温暖的邻里之情。”看起来有种物极必反的趋势。其实,邻居就是居住在自己身边的那群人,当它不再具备原始的象征意义的时候,就成为了一个物质化了的硬梆梆的对象。“比邻而居”这个动作转化为一个名词,变得干巴了不少,但也仿佛挤去了水分似的更为实在。当宽容和团队精神进入到邻居这个名词以后,也许“择邻而居”更符合现代人的观念,积极、主动而且具有建设性,这并不是效法“孟母三迁”,而是自然而然的“物以群聚,人以类分”。“玫瑰之怒”未必不能演变为“玫瑰之欢”,只要给人们更多的选择机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