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游痴绝梦境

2004-07-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徽州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历史、文化、思想概念。在古代中国,徽州的思想家可能是最自觉地使自己的思想世俗化、生活化的,他们将那些本来属于上层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原则,悄悄引入了民众的生

活世界。在过去的时间里,徽州曾经的人、物和故事渐行渐远,而那些深藏于民间的历史文化记忆依旧栩栩如生……”

这是大型文化系列片《徽州》的题记。由动态的记录片到纸本上的徽州生活,《徽州》一书原汁原味地再现了那一方特有的文明,那一段如梦如烟的瑰玮往事。

《徽州》在央视播出多次后,引起了巨大反响,重新浮出历史地表的徽州文明再一次引起了人们新一轮探研热情。日前,该片的总策划、总撰稿杨晓民把《徽州》的解说词编辑成图文书出版,其内容如同是诗歌和书画的绝佳剪裁,是一本不可不读的美文美图美书。

徽州地处黄山白岳之间,是中华文明历史风云中的一朵美丽的奇葩,明清时代中国文化商业精神的最高代表,也是一个名播中外的文化地理概念,一个独立而卓然的民俗单元。它包括安徽的绩溪、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和现已划归江西的婺源。在这块面积仅一万三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古代中原文化与当地幽闭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生活融为一体,无论在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徽州人民都有着杰出的创造,从而形成了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的徽州文化体系。文化散文《徽州》是一部忧郁之书,它力图用华美、深情而细腻的笔触展现这一块神奇土地的独特魅力,但与其说这是“展示”,不如说是一种追忆和留念,文化的意义正在于我们只能仰望过去的人、岁月和生活,而无法再一次去经历和感受,透过一张张令人眼睛生涩的照片,我们似乎能感受到那照片中的现实场景正在争分夺秒地老去,我们所能拥有的,除了来自于一个悠久文化母体的荣耀之外,更多的是面对“白发徽州”时产生的忧愁与惋惜。

《徽州》同时是一部故事书。在巨商大贾层出不穷、人口流动经年不断,缔结着思妇、艺人、学徒、信客、学者、农民等各类思想情感的徽州,真可谓民间传奇、人情故事的汪洋大海,单单一个红顶商人胡雪岩就为我们留下了多少说不完说不清的话题啊,走进《徽州》,就是走进小说和往事的世界,去再一次领略历史后花园的小桥流水和草长莺飞。

《徽州》更是一部梦之书,“洞里载桃不计时,人间秦晋是耶非。落花遍地青春老,千载鱼郎去不归。”这是宋朝一个名叫孙抗的黟县人,对家乡山水的描画,而宋朝前后的黟县人家和来往黟县的文人墨客,十分肯定地认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就在徽州。而类似于黟县这样的桃源胜景,在徽州地区数不胜数,徽州的自然山水,朴素而幽深,自足而别有洞天,安静而不乏绚烂,这样的徽州,是诗意的徽州。而《徽州》这本书,则真实地见证了历史在语言和影像中的高度。

《徽州》 杨晓民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