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与市场经济一起走近大众

2004-08-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财经图书的繁荣是从引进开始的。可以毫不夸大地说,这十年翻译出版的财经图书远远超过了过去几千年之总和。

◇今天的经济学已经不仅仅是象牙之塔中学者的专利,而且也应该成为广大群众认识世界、改善世界的锐利武器。“把经济学从经济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斋里解放出来”成为时代的要求。

◇财经

是一个概念,不仅包括经济学及其各个分支,还包括企业管理、股市、个人理财等更为广泛的范围。在这个广阔的范围内,通俗类图书是大有可为的。

过去的十年是《中华读书报》从创办到辉煌的十年,是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十年,也是财经图书极为风光的十年。

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发了对财经图书的需求,开放的态度成为财经图书繁荣的基础。这十年真正是财经图书乍暖如早春,经历风风雨雨,终于迎来了百花齐放的季节。全面引进:从教科书、名著到畅销书

经济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被称为西方经济学的现代经济学,都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因此,财经图书的繁荣是从引进开始的。可以毫不夸大地说,这十年翻译出版的财经图书远远超过了过去几千年之总和。许多读者正是通过翻译过来的财经图书了解现代经济学,进入经济学这座圣殿。这些书启迪了一代人的头脑,为他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中国新一代经济学人和企业家正是在读着这些书成长起来的。

在引进的财经图书中影响最大的还是教科书。这些年中,几乎所有国外有影响的经济学教科书在国内都有了译本,有些还不止一种译本。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迈克尔・帕金的《经济学》,都一印再印,总发行量在数百万册以上,成为每个想了解现代经济学的人的案头必备。教科书是一门学科最精辟的概述,许多人的经济学知识正是从读这些书中获得的。除了经济学基本原理教科书之外,还翻译出版了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等经济学分支的教科书。梁晶工作室组织翻译的“经济学科译丛”精选了不同分支的权威教科书,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有些已成为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材。

当然,经济学的译著还不能停留在教科书层次上。系统地翻译经济学经典和当代经济学名著是一项功在千秋的工作,也是引导中国经济学进步必不可少的。以前,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名著”中有经济学系列,上世纪80年代后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当代经济学译库”更偏重于当代经济学名著。这十年中这两个系列仍在不断推出新的译著。其他出版社也以丛书或单本的形式推出了更多经济学名著。现在可以说,经济学的主要经典和最新名著都有了译本。这为学者研究当代经济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这十年的财经译著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畅销书的走红。无论是《谁动了我的奶酪》,还是《富爸爸,穷爸爸》,无论是《韦尔奇自传》,还是《谁说大象不能跳舞》,都曾引起过轰动效应。也许严肃的学者对这类书会不屑一顾,但它们能畅销总有其必然的理由。畅销书以其生动的形式介绍一些新观念,它作为一种精神快餐,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不可否认,这种易读而又好读的畅销书不仅为出版社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而且也给读者带来了新观念和另类思维方式。市场会对畅销书大浪淘沙,时间会使一些畅销书成为经典。像《国富论》这样的经典当年不也是畅销书吗?

当我们为翻译的财经图书繁荣高兴时也别忘了白玉微瑕,这就是一些译本错误不少。这有译者的原因,也有出版社的原因。大概还是转型时期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在作怪。原创:专著冷清随笔风行

这种浮躁也表现在经济学专著的出版上。这十年间有一些优秀的专著出版,例如,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当代经济学文库”中江小涓、张维迎、陈宗胜、朱玲等中青年学者的著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林毅夫和蔡?的《中国经济》等等。但无论就数量还是质量而言,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财经图书的繁荣并不对称。我想,这一方面是学人们的选择多元化了,或者从政当政府顾问,或者从商为企业出谋划策。我们在各种会议和媒体上可以看到经济学家的身影,听到他们迎合时尚的发言,但大家留给作学问的时间又有多少呢?另一方面,也许是出版社的经济考虑,专著的市场太小了,许多书的印数尚不足3000册,且卖不出去。没有市场需求,供给也难以持续。出版社在自负盈亏的压力之下,难以出版优秀专著也在情理之中。市场转型时期无论学者还是读者都难免急功近利,学术的暂时衰落应该是正常的。

这十年间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一向高深的财经图书走下神坛,走向大众。80年代,当张五常先生的《卖桔若言》在国内出版时,它也开辟了一个经济学散文的时代。人们惊讶地发现,严肃的经济学原来可以这样轻松、风趣地写和读。经济学变得可亲可近了。在以后出现了经济学散文的热潮,至今仍然不断加温。

经济学散文类著作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社科文献出版社的“经济新观察”系列,三联书店的“大众经济学丛书”,上海三联书店的“大家经济学随笔”,中信出版社的“经济学家随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名家经济散文”,广东经济出版社的“经济学家随笔集”,天津人民出版社的“经济学观察”,福建人民出版社的“经济学名家随笔”等等。这类书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印数都在万册以上,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成为财经图书中的宠儿。

这类书的内容也相当广泛,有以介绍经济学基本知识为主的,有针对各种现实经济问题的杂感,也有用经济学理论解释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还有对政策和企业问题的剖析。短短的经济随笔也许所论述的并不全面,但都抓住一个中心分析透彻,也许不像严肃的学术论文那样严谨,但却活泼,生动,抓住了一批读者。

让经济学走向大众是经济学家的职责之一,经济学需要阳春白雪,也需要下里巴人。像萨缪尔森、弗里德曼、贝克尔、巴罗、克鲁格曼这些经济学大师都是一手写学术论文,一手写随笔专栏类文章的。今天的经济学已经不仅仅是象牙之塔中学者的专利,而且也应该成为广大群众认识世界、改善世界的锐利武器。“把经济学从经济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斋里解放出来”成为时代的要求。经济学随笔类图书的繁荣正是这种潮流的结果。有需求必然有供给,学者愿意写,出版社也愿意出,这也是一个市场自发的过程。不过通俗化不是庸俗化,生动活泼也不能流于玩文字游戏。如何提高这类图书的内在质量还是学者与出版社共同面临的难题。

通俗财经图书包罗万象

通俗的财经图书当然决不仅限于经济学散文随笔,它包括的内容极其广泛。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类的通俗财经图书。股市热时的炒股图书,入世时的入世图书,近期企业管理经营类的图书,都曾相当风光。从这10年总的趋势来看,这类图书正改变粗制滥造、鱼目混珠的状态,走向成熟。90年代初的这类书往往是东凑西抄,甚至从网上下载,许多炒股类和入世类图书就是这样。但如今的许多企业管理类通俗读物,无论内容与形式都堪称精品,如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姜汝祥的《差距》,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成君忆的《水煮三国》等等,都是雅而不俗,引人入胜,又给人以有益启迪的好书。《水煮三国》还引发了《水煮XX》、《麻辣XX》等一大批跟风之作。这说明《水煮三国》是相当成功的。财经是一个概念,不仅包括经济学及其各个分支,还包括企业管理、股市、个人理财等更为广泛的范围。在这个广阔的范围内,通俗类图书是大有可为的。

图书出版业既是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又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向市场经济转型使每个人与经济问题都休戚相关,这是财经图书得以繁荣的基础。同时,财经图书的繁荣又有力地推动了经济改革。这种良性互动是十年中财经图书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未来中国的目标是和平崛起。经济仍然是我们的主旋律,发展仍然是硬道理。这就预示着,未来的财经图书仍然前途无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