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只言片语忆当年

2004-08-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1996年3月,经系里的老师和一个同学的介绍,我来到《中华读书报》实习。之前看过这份报纸,却不知道“挑起了”当时思想文化界的诸多争论事件的《中华读书报》竟然“蜗居”在如此简陋的一间房子中。(如果哪位老同事留有当年编辑部的照片,一定也是张颇有价值的“老照片”了。)以后的若干年,我也就在这样的环境中

,跟随着充盈着思想与智慧的同事、作者、读者学会了怎样为人,怎样为文。

无论从哪方面说,我都属于没灵气的那种人。写了几篇自己都觉得连萤火虫的光也不如的稿子后,自己就嘀咕:报社的老师同样地帮助指导我们,怎么另两个同学就能写好?在读书报,老师们都是复合型人才,采编合一,编辑们难免有忙不过来的时候,时任《中华读书报》总编辑的梁刚建先生慧眼识我这棵朽木,让我帮助做一些编辑方面的事。怎样画版,怎样校对,怎样改题目,怎样核实文章内容,怎样和作者联系,怎样回复读者的信件,甚至怎样和电脑车间、校对室联系,都是在读书报的各位老师帮助下学会的。尤其是梁老师,不仅在新闻业务上对我们这些实习的学生进行指导,还教我们一些给上级行文、给读者回信、接听电话等方面的知识。说实在的,大学是学了不少理论,梁老师教的这些东西套用今天的时髦用语就是“公关礼仪”基本知识,也是公司形象之一。读书报在读者心目中的崇高地位,相信和这一点也大有关系。可惜那时的我们,及至今天的大学生好像都不太懂得这些事情的重要性。

编辑就得和作者打交道。社外作者,无论大小,无论有名无名,一样地教会了我很多。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湖北教育出版社出了一本展现伟大抗洪精神的图书,我们约请北大的张岱年先生写一篇书评。因我离得近,受托去中关园张先生家中取那篇稿子。我曾看过王小琪老师采访张先生、季先生等人的文章,说张先生房子比较小,没有洗澡设施,他要步行十几分钟到公共浴室洗澡。这对于一个高龄老人来说确实不易。不料,张先生的公寓房子比我想像的还要小,如果没记错,是两室一厅,那厅也就不到10平米的样子,和现今流行的大厅不可同日而语。再加上到处是书、报,只有狭小的活动空间。张先生须发皆白(这个词早就学过了,但第一次在张先生身上见到),脸上的微笑让我觉得这小房间里充满了阳光与温暖。“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诚哉斯言。我本来拿到稿子就想告辞。结果张先生却说稿子是手写的,让我仔细看一下,有没有我认不出来的字,省得排版时给报社的同志带来麻烦。我看的时候稍有疑惑之色,张先生就主动加以解释。后来又有一次见着张先生,听他说要搬到蓝旗营了,会换个大房子。我心下也替先生欣喜。

读者是报纸的衣食父母。这话俗是俗了点儿,可你能想到比这句话更好的表达方式吗?是父母,对我们当然是有鼓励,也有棒喝。

曾编过一篇稿子,题目中有“煌煌巨著”一词,庞朴先生专门写来一信指出“煌煌”是“皇皇”之误,并对二者之区别详加说明。正是像庞先生一样的读者,维持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也有读者就某一问题提出看法,常常让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也有读者为把版面办得更好向我们献计献策。我们犯了错误,读者总是以理解的态度对待我们。十年风雨,一路走来,是读者支持我们走到了今天。作者地址:北京语言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