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回想五十年前的重庆南开中学

2004-09-2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一本看似平凡的书却记录了一段不平凡的历史,《沙坪岁月》记录着办在重庆沙坪坝的南开中学从1936~1952年短短16年的光景。许多报刊发表了一些知名人士对此书的评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先生。一般情况下,我这篇短文实在没有再写的必要了。那么,我为什么还要跟在众人后面凑这份热闹呢?

我是在

向教育界朋友们推荐这本书。请相信,本人已年逾古稀,不会再有无知的狂言;本人从事了几十年有关教育的报道工作,谈点看法大致不会过于离谱。

这本书在我看来,解决了我国教育界多年来努力解决却并没有解决好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就是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又怎样培养的问题。

重庆南开中学,早在上个世纪中期就解决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一个让我惊讶到不敢相信的数字:这所中学16年间的毕业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和后来的长期锻炼,竟然有25位成长为两院的院士。直到看到张存浩院士的文章,我才相信了这个事实。

重庆南开中学的的确确是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典范。这是五六十年前的事情,现在可以作这样的历史结论了。他们的口号很好:“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允,在这里就是允当,得当,适当。允公允能,就是把为公的思想和能力放在适当的位置上。他们的办法也很好,我只举二例,一是把众多的社会名流请到学校来给学生作各种内容的报告,让学生在青少年时期就接触各种思想。这一条非常好。为什么怕学生接触“不合时宜”的思想呢?另一是,在下课之后,把所有学生赶到操场上去,赶到社团活动的场所去,教室里不准留下一人,而且认真进行检查,只要发现一人,也必马上“驱逐”。就是说,你必须进行体美锻炼,这是刚性的规定。

重庆南开中学办得好,和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思路正确、勤奋操劳、事必躬亲有关。建议教育界的朋友们认真学习他的传记。我这里更加强调的是,重庆南开中学的教师队伍建设。从众多学生的回忆文章可以看出,他们笔下的老师,几乎个个都怀有强烈的事业心,且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言传身教,让学生几十年后仍然深情地怀念他们。现在,教育的客观条件比抗战时期好了不知多少,特别是具有高学历的青年人越来越多,我们为什么不能以优惠条件将他们吸引到教育岗位上来呢?一些师范院校优秀的毕业生为什么不能留在中学工作呢?中小学是整个教育的基础,这个本钱下得再大,也不可能赔本的。

最后回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古训上来,对重庆南开中学经验总结得好,就可以得出一些普遍适用的规律性的认识,以做好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善于挖掘和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那种以为“外来和尚好念经”的人,应该纠正自己的看法。记得恩格斯曾经说,从自己的经验中特别是失败的经验中进行学习,是最好的学习。他告诉我们要注意总结自己的经验。我是从我们的教育的种种失败中看到重庆南开中学这样一个活生生的范例的。

(《沙坪岁月――重庆南开校园回忆录》,刘鹤守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