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城市安全问题频现专家出书为市民支招儿

2004-09-2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讯 针对频频出现的城市安全问题,中国城市出版社近日推出《中国城市安全警告》一书,通俗地告知市民身边可能存在的一些隐患,并为城市管理工作者提出建议。据悉,该书是我国第一本让城市公众全面认知家园“灾事”的普及读物。

该书作者金磊是中国城市减灾研究的著名专家、中国灾害防

御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减灾顾问。作者积20年中国城市灾害问题钻研之功力,通过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在书中冷峻地展示中国城市灾害的全景,中肯地提出综合防灾减灾的忠告:城市减灾必须成为中国安全减灾建设的第一重点,城市减灾的真正进展首先取决于对于综合减灾的实践,城市综合减灾的落实要更多的体现在场所上,依法确立国家的“防灾减灾日”已是当务之急,城市综合减灾急需能力建设,城市防灾的公共安全建设要抓住社区与校园的平台,要抓紧城市综合减灾体制建设,城市综合减灾机制建设,城市综合减灾法制建设。

金磊说,安全感是生活质量的刻度,是心理需要中的第一需要,但现代城市公众似乎正在失去这最重要的东西:我们的城市生命线还是相对脆弱,一场不太大的雨雪有时候就会让我们的城市半瘫痪;我们的家在不经意的时刻也可能不再是自己安全的港湾,劣质建材散发着致癌的毒气,劣质缆线成为埋在家里的地雷,泄露的燃气仿佛身边的火药库,噪音公害犹如幽灵杀手,断水和停电更是时刻高悬在头顶的利剑;热岛效应闷得我们大汗淋漓,沙尘暴刮得我们泪眼迷离;一系列的灾难害得我们骨肉分离:每天死亡300多人的生产事故,动辄死伤数百人的火灾、空难,年均死亡十万人的交通事故,假酒毒食品的泛滥,个人恐怖主义的滥觞……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风险社会中,越来越多的灾变已如脱缰之马。

安全、人口、资源、环境,四者在可持续发展链条中是缺一不可的有机体。而我们过去忽视了“安全”这个重要的环节。市情应该包括灾情,应该提倡“安全与健康”的城市。安全应该成为现代城市文明的标志,城市文明与否,安全应该成为最重要的评价尺度之一。公众要有安全文化的意识和能力,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管理者应该完成从应急预警到综合减灾的过渡。再不能就火灾说火灾,就水患说水患,就交通说交通,而要树立一个综合防灾减灾观,需要建立一个包括政府动员能力、科技学术支撑能力、预警和快速反应能力、社会救援保障及公众安全文化能力等在内的综合体系。

中国城市出版社副总编何玉兴表示,《中国城市安全警告》是第一本让城市公众全面认知家园“灾事”的普及读物,是一本救命的书。没有激昂慷慨的情绪化论述,不是艰深玄奥的概念推理,却在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对现状的焦虑。作者呼吁把安全生产指标死亡人数设为零。只有实现了零死亡,才算真正完成安全生产任务。这不仅仅是统计方式的改变,而是树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安全理念,体现了对劳动者生命的尊重。书中提出的观点对于城市公众增强防灾减灾文化意识,对于促进建立中国城市防灾减灾应急机制的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