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读书后的安然

2004-10-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在内心浮躁不安的夜晚,读书是一剂良好的安抚药。平日里奔波不停,满脑子装着功利心思和不满的欲求,人就越来越没法安静下来。夜里,我会在书桌前坐下,开了桌前高高的窗子,吹着风,读几页书―――法布尔、周作人和史铁生都是我喜欢的。

你知道虫子的生活是怎样地充满乐趣吗?它们出生、成长、婚配、死亡

,那另一个世界的奇妙细节也许你从来不曾关注过,但是法布尔却将虫子作为一生的事业来做,想想看,这是多么理想主义的一件工作!他住在桃花源吗?这个人一定是心地善良的,并始终保持如孩童一般好奇和可爱的心。他的文字,清静朴实,没有一点矫情做作。通过文字,你看到那些虫子会心生爱怜,它们比人要简单,它们的生活比人的生活要随意,读着这些文字,你甚至会想不如做一只虫子吧。

周作人的文字平和冲淡,也宜于这样的心境读。他写故乡的野菜,乌篷船,苋菜梗,石板路,写甘蔗荸荠和秋虫的鸣声,写北京的茶食和南北的点心,一字一字地读来,令人如置身江南春天的田野,春风拂面。“我至今不希罕苹果和梨,但对于小时候吃的粗水果,还觉得有些留念。顶不上台盘的黄菱肉,大抵只有起码的水果店里才有。我却感觉最有味,因为那是代表土产品的,所谓土膏露气尚未全失。比起远路来的异果,自有另外一种好处”―――这样闲适的文字,可以一粒一粒地慢嚼。

与史铁生的文字相遇是一件幸事。忘不了第一次读《我与地坛》时的感动,在教科书中,我把这一篇读了一遍又一遍。他说,“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那么多年,他就在轮椅上沉思默想。这强大的思想,对于被世俗纠缠得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也不愿作痛苦思索的人们来说,是多么珍贵的礼物。那“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古园,“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仿佛就是为了等他,为了给他一个平静的地方,为了让他能在这城市里难得的宁静中去思索自己的命运,为了让他“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而我们,又有多少人能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身影呢?史铁生的另一篇短文,《秋天的怀念》,也是我许多遍读的。读着这些文章,你会想到很多很远的地方,不再只为眼前的鸡毛蒜皮困住;想着生死和人生的价值,想着要好好儿爱,好好儿活。

宋人黄庭坚曾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现代人美容技术高超,不读书脸上不至可憎,但心上还是会生草的。浮躁世情之下,书是一支镇静剂,一味安抚药,可以让人在越来越无法宁静的都市夜晚里,安然地睡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