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与建筑师一同品读奥林匹克文化

2004-10-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当第28届奥运会在希腊首都雅典开幕前夕,在世界再次被奥林匹克运动不竭的活力感染的时刻,一直倾心关注并打造中外建筑文化的

《建筑创作》杂志社适时推出了《建筑师看奥林匹克》一书。本书的立意在于用建筑师的视点阐述对奥运举办城市、奥运建筑及场馆、奥林匹克文化及精神的感悟。它是一本向全社会公众普及城市与建筑奥运文化的书。

早在2002年初北京申奥成功不久,《建筑创作》杂志社就曾策划出版了《奥林匹克与体育建筑》,那是一本对北京申奥成功的建筑设计方案及相关奥运理念整合在一起的技术专著,而《建筑师看奥林匹克》一书则完全是建立在奥运文化认知新平台上的普及读物。奥运百年建筑毕竟是一个个凝固的经典艺术品,作为一座座永恒的丰碑,奥运圣火一次次在建筑风格各异的奥运主场馆上空燃起。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强的综合性运动会,它不同于一些曾经欲与之媲美的体育文化活动如世界青年联欢节、新兴力量运动会、友好运动会、世界运动会等,因为他们或面临困境、或难以为继。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奥林匹克,正如现任掌门人罗格郑重指出的那样: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面临着四大挑战即反恐安全、规模肿胀、兴奋剂、道德与腐败问题。所以应重新认知奥林匹克运动的记忆与现实,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居安思危,走好健康的奥林匹克之路。循着这样思路,《建筑师看奥林匹克》共分为4部分。

第一篇:从历史中走来――从奥林比亚怀古写到巴塞罗那。作为一种文化潮流,正如奥林匹克宪章指出的“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与奥林比亚相对应是文明之城的巴塞罗那,这里的文化底蕴吸引住世人的目光,如建筑师安尔尼奥・高迪、艺术巨匠胡文・米罗、伟大的画家毕加索等,所有这些文化巨人正如西班牙谚语所说“水流走了,磨却还在”。

第二篇:悠扬的城市交响。该书用9位建筑师的观感展示了建筑师目光中的奥运场馆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孙一民教授强调,时至今日也应从罗马奥运会得到启示。他以为要建立城市整体发展与奥运建设的策略关系,特别要研究罗马奥运的启迪。城市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片断积累的过程,任何优秀的城市不仅会十分珍视自己久远的历史遗存,也会在不断发展中寻到城市的整体意义。

第三篇:人文关怀的文化精神。奥运的灵魂,把全球的人们团结在一起,体现着亘古沉静的人类之爱。正如28届雅典奥运会宣称:要把雅典夏季奥运会办成一届“独特的、真正意义上的奥运会”。这里包含了对商业化的拒绝,但它一定不会拒绝人文。诚如张德沛教授的“奥林匹克精神及其联想”一文,因为他从世界奥林匹克发展史的视角上,分析了“游戏精神”和“文化”对奥运会的特殊意义。

第四篇:中国建筑师的期望。在这里安排了六位建筑师的大作。全国人大代表李铭陶的文章从科技、文化、经济三者关系入手,全面分析了奥运经济,着重从工程质量、建设安全、节约投资、环保监督几个方面,为“后奥运时期”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建筑师看奥林匹克》,《建筑创作》杂志社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第1版,3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