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朱德身边长大

2004-10-2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当代中国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永久的记忆―――和爷爷朱德奶奶康克清一起生活的日子》一书,是朱德的孙子朱和平的回忆性作品。说它是回忆性作品,就是说,它还不是一部纯粹的回忆录。与一般的回忆录

相比,这本书有它自己的特点,是回忆、纪事、议论揉合在一起的一本书,是近年来不多见的一本记述老一辈革命家朱德的著作。

作者从小就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直到两位老人先后辞世,因此,有大量可资回忆的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往事,这对读者来说,是了解朱德、研究朱德的鲜活的第一手的东西。这些回忆,不仅有作者小时在中南海里感受到的家庭生活层面的东西,还有长大后与爷爷奶奶一起经历“史无前例”年代里风风雨雨的遭遇,特别是关于爷爷晚年与一些老战友交往的记述,以及与他多次谈话的记述,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从特定的角度窥见这位饱经沧桑的老革命家的内心世界。如,在“警惕党内还有野心家”一节中,作者说他有个本子还记着1976年3月31日至4月6日,爷爷同他的几次谈话,这些谈话是一位九十岁的老革命家去世前的忧思和愤慨,在那个年月那种政治背景下,只有他身边最亲近的人才能感受得到。这些回忆资料无疑是十分珍贵的。

全书以回忆贯穿,但又不局限于亲历亲见的回忆,还穿插进许多不是作者亲历亲见的纪实性的文字,使作品包含了更大的信息量,也更生动可读。如“爷爷穿上元帅服”一节,作者从喜欢看爷爷穿海蓝色的元帅服写起,写了爷爷参加1955年授衔典礼的情况,写了爷爷同其他9位元帅的关系,他们是如何结识的,曾一起经历过哪些事件、哪些起义或战斗,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人民军队的发展史。又如:“跟爷爷上庐山”一节,作者当时还是个不到7周岁的小孩子,虽然1959年夏去了庐山,但不可能了解在庐山上发生了什么,为此他采取纪实笔法把爷爷在庐山会议上和会议后的遭遇写了出来,还追述了林彪为什么对朱德怀恨在心;在“林彪逃离北戴河”一节,作者写了他1971年夏在北戴河见到林彪的情景,但当时并不知道林彪在搞什么阴谋活动,只能靠后来了解到的情况用纪实的笔法再现那场惊心动魄的斗争。

全书没有完全囿于亲历、亲见的回忆,而是以孙子的独特视角,以大量的史料和纪实的笔法,展现了朱德的伟大的波澜壮阔的一生。书中第二章,在“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题目下,以听奶奶讲爷爷离开家乡50年后才回故乡探望为开头,介绍了朱德的人生起点和家庭主要成员及其影响,之后,不是平铺直叙地记述朱德的成长和一生的经历,而是有选择地介绍朱德的几次婚姻:在同肖菊芳婚姻的一节中,把朱德进入云南讲武堂、参加辛亥革命前后的情况穿插进去;在同陈玉珍婚姻的一节中,把朱德参加护国战争、出国留学、抗日战争的片断情况穿插写去;在“战火中的情缘”一节中,不仅写了朱德与伍若兰、康克清的爱情,还穿插写朱德在反“围剿”战斗中的情况;另外几个小节,还选取朱德人生中的几个闪光点,如两年长征,在太行山上、开发南泥湾、全党庆贺60大寿,等等。通过展开历史的几个镜头,使读者对朱德的丰功伟绩、历史地位、高风亮节、人格魅力有了大概的了解,在这个前提下,再进入朱德晚年的生活,特别是在“文革”中的遭遇,就更能引发出人们深深的感慨和思考了。

全书文字平实、简洁,少有奢华之笔。既有粗线条的历史轮廓的勾勒,也有许多生动的细节的描写。既有对现实的亲切的观照,又有对历史的清晰的再现,时空交错,有张有合,有叙有议,新意迭出,读来令人思绪跌宕起伏。全书还配有百余幅作者家中珍藏的照片或资料,可谓文图并茂,是近年来“后辈丛书”中的优秀之作。

(《永久的记忆――和爷爷朱德奶奶康克清一起生活的日子》朱和平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