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环境伦理学:“中国学派”何以可能?

2004-11-0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余谋昌与Dale Jamieson在会上

金秋十月,南京大学的校园更显美丽。10月16日至17

日,中国首届环境伦理学国际研讨会在此举行。

研讨会由国际环境伦理协会、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由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等单位承办。参加研讨会的有美国纽约大学哲学系教授、国际环境伦理协会主席Dale Jamieson,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环境伦理学》杂志主编Eugene.C.Hargrove,澳大利亚哲学学会主席Andrew Brennan,澳大利亚拉特罗比大学教授Freya Mathews,韩国翰林大学哲学系教授Sung-kin Kim等国际一流学者。来自国内高校、研究机构、环保部门的专家学者约80人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上,与会者除了就学术问题进行交流,还特别关注环境伦理学科在中国的发展,17日晚,记者就这方面的情况对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理事长余谋昌教授等学者进行了采访。

  从全面引进到“中国学派”

“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成立于1994年8月,这次研讨会是中国环境伦理学10年发展的一次检阅。”余谋昌先生这样总结这次会议。

余谋昌先生介绍说,国内环境伦理学研究是从引进、介绍西方的学说开始的。197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学者关注环境问题,并有选择地引进出版了西方的有关著作,如B.沃德和L.杜博斯的《只有一个地球》(石油工业出版社,1976年)、R.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科学出版社,1979年)等。对西方环境思想成果的引进、介绍一直持续至今。另外,国内外环境伦理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也非常频繁,国际环境伦理协会前主席罗尔斯顿曾两次来华讲学,并向中国学者赠送了大量第一手的研究资料。“这次研讨会,国际环境伦理协会主席Jamieson、《环境伦理学》杂志主编Hargrove等国外这一领域的一流学者欣然接受我们的邀请前来参会,对我们的工作也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余谋昌说。

不过,仅仅引进显然是不够的。在研讨会上,余谋昌提出“创建中国环境伦理学学派”,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关注。他认为,在吸收借鉴国外学者的成果的基础上,国内已经有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学者,结成了一个学术共同体,并提出了一些独创性的学术观点,“再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创建一个成熟的中国环境伦理学学派是完全可能的”。

“环境伦理学是一种新伦理学,而不仅仅是传统伦理学的应用。”谈起自己的学术观点,满头银发的余谋昌先生像个小伙子一样兴奋。他认为,环境伦理学首先要解决自然有没有价值和权利的问题。20世纪流行的观点认为自然没有内在价值,因而不能成为权利主体、道德主体。余谋昌先生和他的同道们近年来从自然物的主体性、目的性、认识能力、主动性、智慧等多个方面论证了自然物具有内在价值的观点,从而为环境伦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超越“中心”之争

稍微了解一点环境伦理学,人们都会注意到,西方环境伦理学流派众多,存在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等各种学说。研究环境伦理学和创建“中国环境伦理学学派”,一定绕不开这诸多的“中心”之争、“主义”之争。

1994年,余谋昌发表了《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一文,提出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观点,随即引发了一场涉及环境伦理学根基的大讨论。争论大体上形成了三类不同的观点:以余谋昌、叶平为代表的非人类中心派主张把道德关怀的领域扩展到自然界;以刘福森、章建刚为代表的另一方认为非人类中心论存在逻辑上的弱点和缺陷,主张坚持人类中心立场,认为由此亦可确立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点;而以杨通进为代表的第三方却认为,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各有其合理性和缺陷,因而提出“超越和整合”两者的思路。

在采访中,余谋昌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叶平都表示坚持自己的学术观点,认为自然物也有其内在价值和权利,非人类中心的观点可以得到论证。另外,单从人类的立场出发,环境危机是无法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的。虽然一切生存主体都以自我为中心,一切物种都有“利己”的特性,这是事物和它的进化的生存机制,是一种伟大的积极的力量,但是,发展伦理学的目的就是要超越人类的本能,提高人类的道德水准。

谈到不同观点的争论,余谋昌显得非常平和,“争论很正常,没有争论,我也不可能有这么多成果出来”。“采纳各种学派的合理内核,建构一个开放而同意的学科范式,是可能的。”余谋昌认为,发展环境伦理学,不但要借鉴西方的各种学说,而且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像这次研讨会上,清华大学教授雷毅的论文《整合与超越:道家深层生态学的现代解读》、澳大利亚学者Mathews对道家环保思想的解读都非常具有启发性。

走向实践走近公众

这次研讨会上,与会者还特别关注环境伦理学的实践性,认为这门学问不能封闭在书斋里,而是要走向社会,走向公众。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肖玲认为:“中国文化的一个优良传统是知行合一,搞环境伦理学更要重视实践,重视宣传,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她希望南京大学通过承办这次研讨会能够增强环保意识,更加重视对全校师生的环境教育。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国聘说,回顾自己的工作经历,他很高兴自己选择了环境伦理学的研究方向。王国聘介绍说,他们在环境伦理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发展都非常迅速,目前,他们已拥有伦理学、社会与生态两个硕士点,承担了“绿色江苏的实践和探索”等省一级科研项目。“这门学科的发展和繁荣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对其前景我非常看好。”

“实践性将是中国环境伦理学派的精华,”余谋昌说,“环境伦理学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不仅在于它的理念先进,而且在于它的实践效力。它不是停留在书斋里或口头上的道德学说,而将化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实际行动,为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做出独特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