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张仃的小篆

2004-11-0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张仃先生是一位艺术才能广博的画家。他在漫画、壁画、装饰画、山水画等绘画领域成就卓著,在工艺美术设计,特别是民间工艺美术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尤为杰出。他在书法方面的精深造诣亦为世人瞩目。因此,张仃先生的艺术活动应归入“大视觉艺术家”的范畴。

张仃先生今年已是88岁的高龄。近年来,他把书法,

尤其是小篆作为他艺术表现的重点,无论是大型展览上的挂轴还是厅堂、匾额、题签等实物都能欣赏到张仃的书法墨迹。数十年以来,美术评论界把视点主要集中在这位老艺术家的绘画和工艺美术方面的丰硕成果,专门介绍张仃书法艺术风格、寻绎其书法演变迹痕的文章却十分鲜见。

1917年,张仃出生在辽宁北镇县。担任私塾先生的父亲写得一手漂亮的楷书,写大张小楷,从不画格打线,使通篇纵有行横有列,具有扎实的楷书功底。后虽入行伍,但这一手整齐的馆阁体书法在军旅之中深得上司赞赏而授军功五品勋。其父的言传身教,使幼年的张仃对中国书画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小便展现出超凡的艺术天赋。

在张仃艺术生涯中,父亲是他最好的启蒙老师。塾师的师表、军人的刚健以及法度谨严的馆阁体书法,这些中正不倚的品质给张仃幼小的心灵烙上了正直、刚强的印记,播下了极富个性的艺术胚芽,并深深地影响着他的艺术人生。在他漫长的艺术生涯中,无论是其漫画的辛辣,还是哪吒造型的英武,或是焦墨山水的深厚,小篆书法的雄强都具备有张仃艺术阳刚豪迈的性灵。

张仃早期习书的另一机缘是年少得良师。那是他在锦州上中学期间,跟一位爱好书法的老师学习书法,主要临习汉代隶书的典范――《张迁碑》。时至今日,赏析张仃的隶书,仍能找出张迁碑的遗韵。

张仃先生对篆书情有独钟,秦篆是集六国书法之大成的国粹,字形匀圆规整。秦篆的勃兴在中国书法演变的长河中处于一个重要转折点。秦朝国力强盛,民族精神得到张扬,秦统一全国后创造的这种圆转流畅、雍容和穆的文字极富装饰性,保留有象形文字中“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绘画特性。这些特质,恰恰与张仃先生深厚的装饰与绘画功底一脉相承。张仃从小培养起来的雄强性格和劲健的艺术神采又与这一古老文字的精神风骨相交融。这些因素的相互交织,使张仃先生的艺术个性与篆书的艺术特点产生强烈的共鸣,由此与篆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他借鉴取法的古代名牌字帖中,真正对张仃小篆书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张仃先生时常临习的《石鼓文》,尤其是吴昌硕的石鼓文法书一直是张仃称颂并追摹的最佳临本。作为篆学丰碑的吴昌硕在石鼓临习上进行了长期的揣摩,以至升华达到古茂雄秀,独步书坛的境地。《石鼓文》造型活泼、参差错落,上续金文的遒丽,下启秦篆之匀整。

习惯于用毛笔的张仃先生,养成了每天清晨提笔挥毫的习惯,有时临习石鼓秦篆,摩意领会;有时独立创作,自出新意。这时的心得正如缶老65岁的自题《石鼓文》临本时所言:“予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收益之深,可见笔端。

张仃幼年继承楷书家学,少年以来取法汉隶名碑,成年后而步入石鼓的堂奥,这条明晰的习书源流,构成其书法形质情性的强大支柱。其篆书的笔力骨绕直接获益于《石鼓文》。张仃小篆吸取石鼓文结字的宽博舒展、气韵朴茂自然的特点,加入自己对艺术法则的理解,将其“大视觉艺术”的多方面成就并蓄于篆书之中,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张仃小篆的架构。

张仃先生的篆书将规整的秦篆赋予书法灵动的生命活力。提笔之前,行篇布局,结字变化,了然于胸;下笔之时,运转迅疾沉稳,一无做作,浑然天成。张仃小篆的结体布白显示出非凡的艺术才能,他将绘画及装饰造型的形式美法则运用到书法的点、线、面之中,由此可以看到作为画家的张仃篆书别具一格的风采。用笔圆中寓方、刚中济柔。有时行笔艰涩徐行,散发温润厚重的内力;有时运笔峻落逆入,形成势如破竹的外力。墨色或润或枯,笔势亦动亦静。一点一线匠心独运,或刚正挺拔,力能扛鼎;或曲折婉转,势如强弩。而结字的向背对比、参差互动都恰到好处,令人回味无穷。

篆书显现出张仃非凡的创新精神和他对书法艺术的精辟理解。他在保留秦篆形体规整原貌的基础上,注入新的内容,那就是他牢牢把握碑碣质朴雄浑的意态,在墨法和笔法上博采众艺之长而开篆籀之新风,这就是启功先生在《论书绝句》中所说的“透过刀锋看笔锋”。所以,观张仃篆书全无僵化与匠气,是写意的篆字,是集万毫之力一气呵成而得天机一片。

张仃小篆的高雅大度,来源于先生人格的正直坚强,来源于先生广博的修养与勤奋创造,也来源于先生丰富的人生经历与亲和而雄健的艺术魅力。在书法世界里,当今时代是书法艺术个性彰显、变革纷呈的时代。于万千变幻之中,我们是否应敛心静思书道的创新命脉。从张仃先生习书自楷书入手,张迁汉碑入门,石鼓大篆入室,而直击书法肯綮达到新的艺术境地的演进历程,再次论证了书法创新源自坚实而丰厚的书法艺术传统。毫无疑问,张仃的小篆除了给观赏者带来视觉文化上的愉悦,更能给爱好艺术的人们带来许许多多的启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