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南京瓷塔中国意象

2004-11-1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1841年的南京大报恩寺源自:托马斯阿洛姆《中国的全景图:显示这个古老王国的风景、建筑和社会习惯》中的钢版画,1842年伦敦:费希尔父子出版公司

2004年2月,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复建及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已经通过审批。将在原址复建的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和遗址公园位于中华门外、雨花路东侧,规划占地面

积7.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

万里长城和南京瓷塔,是“世界中古七奇”榜上中国风物的绝代双骄。万里长城万里长,民族脊梁中国魂,自古以来为世公认。但西方人所谓的“南京瓷塔”,即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却随着宝塔的毁灭和时间的流逝,逐渐为国人所忽略和淡忘。偶然回顾近五个世纪以来西方关于中国风物的描述和刻画,不禁令人啧啧称奇了:南京的这个琉璃宝塔,在西方一直是作为中国的代表性风物加以介绍、描述和纪念的。

西洋镜下,南京瓷塔竭尽精致华美之能事,构筑了17世纪以来西方关于中国的又一重要意象。

安徒生和中国瓷塔

1839年,安徒生在《天国花园》中,写到一位名叫东风的少年,穿了一套中国人的衣服,刚从中国飞回来。关于中国的印象,东风是这样告诉他的风妈妈的:“我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钟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

在这个充满绮丽的想象的著名童话故事中,安徒生通过风妈妈的四个儿子――北风、东风、西风和南风的叙述,描绘了世界各地的旖旎风光和独特的景物。在故事中,瓷塔即代表着中国,是中国的标志性景观。这篇故事原收集在《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第五集里,关于这篇故事,安徒生曾说:“这是我儿童时听到的第一个童话。我非常喜欢它。”

1805年生于丹麦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的安徒生,由于家境贫寒,早年并未受过正规教育,但深受北欧民间文学和口头文学的浸染。安徒生一生并未到过中国,他的关于中国瓷塔的印象,无论是源于童年时代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还是源于成年之后的博闻强记,都可以说明,瓷塔作为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国景物,在安徒生生活时代的欧洲是广为流传的。而安徒生通过他闻名于世的著名童话,更是使得瓷塔这一中国的意象深入人心、童叟皆知。

那么,安徒生童话中的瓷塔是不是就是指的南京大报恩寺塔呢?

  南京大报恩寺塔――“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

关于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在明清笔记和散文中有很多描述。近人张惠衣尽阅历朝文献,博采旁搜,辑成《金陵大报恩寺塔志》十卷,较为详尽地收录了有史以来散见于历朝正史逸志、诗词曲赋中的关于大报恩寺塔的记录。后人所引用的关于大报恩寺塔史料多源自于此。

据《金陵大报恩寺塔志》文献,大报恩寺塔是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为纪念其生母硕妃而于1412年兴建。据史载,硕妃为高丽人,生下朱棣未出月,便惨遭朱元璋和马皇后毒手,被处以“铁裙”极刑而死。永乐帝登基之后,为缅怀其母,在南京选取孙吴长干寺、南朝梁阿育王寺、宋天禧寺、元慈恩旌忠教寺的旧址,用工匠十万人,由工部侍郎黄立恭、太监郑和声势浩大地动工兴建大报恩寺塔,历时19年而建成。琉璃塔呈八角形,上下共九层,外壁以白瓷砖合?而成,上上下下金身佛像不计其数。塔身自一层至九层所用砖数相等,砖的体积则按级缩小,佛像也是如此跟着缩小,面目栩栩如生。第一层四周镌刻着四大天王,金刚护法神;中间镌刻着如来像;这些像都是用白石雕成。每层覆以五色琉璃瓦。塔高32丈9尺4寸9分。地面覆莲盆,口广20丈6寸。塔顶冠有黄金宝顶,由塔顶至塔尖,联以铁纤,缀以大明珠5颗,以消禳水火风雨刀兵之灾。9层檐角计悬有风铎152个,9层内外,又篝灯146盏,日夜长明,谓之长明灯。塔灯长明,如星光闪烁,风吹铃响,声传数十里外。清朝康熙皇帝1699年南巡时,曾作《修报恩寺塔初毕登之》:“塔势摇晨旭,凭陵上九霄。琉璃庄净域,金碧启香寮。地府三山近,江环匹练遥。隔窗云雾起,户户瑞烟飘。”

这一东方建筑的杰出代表,却不幸于1856年毁于太平天国时期的天京事变中。据《太平天国内讧详记》载:“先日翼王(石达开)既回军以肃清君侧,即要求杀北王及其党羽,最初,其要求未蒙答应。韦昌辉犹欲负隅抵抗。他深恐翼王凭借报恩寺塔以作攻城之炮垒,先下令毁之。”

大报恩寺塔位于今秦淮区长干桥东南,中华门外雨花路东侧。现在,除了“宝塔根”这个地名外,大报恩寺塔遗迹几乎已荡然无存了。1958年南京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曾在明朝的琉璃窑窑址,当年的聚宝门外聚宝山发掘出大批琉璃构件。据考证,聚宝门就是今日的中华门,聚宝山一带今日则通称雨花台。而明朝的琉璃窑窑址,就在当年的聚宝门外聚宝山。史书有载,建造此塔烧制的琉璃瓦、琉璃构件和白瓷砖,都是一式三份,建塔用去一份,其余两份编号埋入地下。有缺损时,上报工部,照号配件修补。所以这些琉璃构件被认为是大报恩寺塔的构件的复件。这些五彩的琉璃构件现分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和市博物馆,成为我们在想象中构筑南京瓷塔的重要依据之一。

  西洋镜中的南京瓷塔ThePorcelainTowerofNanking:中古七奇之一

明代的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是这样记述他曾亲眼所见的瓷塔以及慕名而来、络绎不绝的海外游客的: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则报恩寺塔是也。报恩寺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瞻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为焉。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一金身琉璃砖数十块凑成之,其衣摺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笋合缝,信属鬼工……夜必灯,岁费油若干万斛。日高天雾,霏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烟缭绕,半日方散。当永乐时,海外蛮夷络绎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所无也。

如张岱所述,矗立在金陵古城444年的这一标志性景观,一直为海外访客礼赞和艳羡。在17至19世纪的一些西方汉学书籍中,大报恩寺塔被称为“天下第一塔”,是“东方建筑艺术最豪华、最完美无缺的杰作”,认为是可与罗马大斗兽场、土耳其索菲亚大清真寺、英国沙利斯布里石环、意大利比萨斜塔、埃及亚历山大陵墓和我国的万里长城相比的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因此,我们可以推论,安徒生童话中的中国瓷塔指的应该就是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宝塔。

大报恩寺塔与鸦片战争

2002年5月17日,为了庆祝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50周年,英国王室举办了一个历代王室成员收藏珍宝展,向公众展示了5个世纪以来9位王室成员的450件王室收藏品,包括珠宝、绘画、金银器物等。英国王室收藏的一件18世纪的中国宝塔,尽管照片未显示塔身全景,但从每层有突出的屋檐上所铺的绿色琉璃瓦,以及屋檐每一角都挂有的小铃来看,它与大报恩寺塔十分相似。这是一件旅游的纪念品?是中国当时访英的达官贵人晋献给英国王室的礼品?还是英国侵略者掠去的中国工艺品?真相已锁在历史的尘埃中了。但从一些历史记录来看,鸦片战争中的一些英国侵略者还曾慕名观瞻大报恩寺塔,对瓷塔既赞叹艳羡又加以损坏,这也从反面说明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当时在英国确实闻名遐迩。

1844年在英国伦敦出版的柏纳德(Bernard)的《“复仇神”号轮舰航行作战记》,其中就有关于当时英国侵略者在南京参观和损坏大报恩寺塔的记录。“复仇神”号是英国当时的一艘新式的战舰,曾沿长江长驱直入,抵达南京,准备作战。作者柏纳德随着“复仇神”号舰长荷尔(W.H.Hall)侵华,因此他在书中所记载的都是第一手的资料。

该书第三十六章详尽地记载他们抵达南京江面后,等待签订《南京条约》时,大家上岸“游览”南京的名胜古迹情形。祖籍南京的现代著名作家叶灵凤曾在他的《鸦片战争与江南文物的劫难》一文中把有关内容作了翻译:

“在南京城外,两处最值得注意的有趣目标,当然,乃是有名的琉璃塔和中国古代王朝的帝王坟墓。对于前者,要想将它的特殊构造和特点加以描摹,给予读者心中一个正确的观念,实在很不容易……由于它的完整和漂亮,以及建筑材料的质地,它高高的杰出在中国所有其他同类建筑物之上。最特出的是它用来砌面的砖,全是各种不同颜色的瓷砖,敷上了光亮的釉质,以及装饰内部的大量金质偶像。

这建筑物是八角形的,大约有二百尺高,分为九层。最下一层的圆径是一百二十尺,因此八角的每一面是十五尺。但是这圆径每上一层就缩小若干;不过每一层的高度都是一样的。塔身是建筑在一座坚实的砖石基础上,高出地面大约有十尺。从地面进入塔门,要跨上十二级的石级。塔的表面砌上了有釉的不同颜色的瓷片,主要的是绿色、红色、黄色和白色。但是整座宝塔并非全是用瓷质建成的。每一层有突出的屋檐,其上铺有绿色琉璃瓦,八角的每一角都挂有小铃。

这座建筑物的效果,从相当的远处望来,由于它的外表特点和新奇,可说值得人惊叹。你如果要上到塔顶,要跨过至少一百九十级的楼梯,经过塔内的每一层,不过有些地方显然已经缺乏修理。塔内的每一层,第一眼看来令人惊异,其实是过于繁琐,缺乏流丽,因为在每一面的墙上,在窗门之间,墙上有小龛,其中放置了无数金色小偶像。

这一份产业的范围伸延到三十英里的面积,大部分是曾经用业已坍毁的短墙围绕起来的。乡野被山冈和溪谷以及房屋和耕种的田地交错间隔,看起来很美丽。不过,有些地方看起来却很荒凉。但是,这到底是一幅能令人感到很大兴趣的景色,不仅由于所见的田野,更由于置身所在的地点以及这座塔的本身。据说这座塔的建筑,曾经花费了一笔巨款(约七八十万镑),而且继续了十九年才完工。”

柏纳德在书中承认,英国军队在参观这座闻名已久的宝塔时,也不顾一切地剥取塔面的琉璃砖和塔内的金佛作纪念品,以致这座有名的艺术建筑物受到了很大的损害:“基于一种并非不自然的欲望,要想攫取一些样品或是纪念品,用来纪念这第一次可能也是最后一次莅临这个帝国的古都,遂使发生了不少剥取、损坏这座建筑物的外部某些部分,以及内部大量金佛的事实。”他同时也提到,迫于主管僧人的抗议,他们也向寺院支付了相当数量的赔偿金。

柏纳德的上述记录,作为英国侵略者的亲供,已成为我们不可多得历史教材。

  再现中华建筑之瑰宝南京重建大报恩寺塔

今天,我们在互联网上如果以“南京瓷塔”为检索词来检索,将会得到无数条的信息反馈。在国外的历史常识的网站,如http //wonderclub.com/WorldWonders/PorcelainHistory.html;http //www.1728.com/page9.htmhttp //www.globalhopkins.com/wonders/wonders.htm,南京瓷塔和长城是当作必须了解的世界文化的常识加以普及和介绍的。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南京瓷塔已被精明的商家制作成游戏软件,并作为样品在著名的游戏软件以及产品推销的网站上http //ron.indews.com/rise/wonders.htm展示。权威的大英百科全书在南京的词条之下,也简练准确地介绍了南京瓷塔的变迁历史、建造原因、外观与内饰以及详细精确的测绘学数据。

鉴于南京大报恩寺在国际上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来重建的呼声一直很高。1985年,南京建工学院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历时两年,完成了大报恩寺塔的复原方案和1:200的平面模型。这一成果于1989年参加了日本名古屋“世界设计博览会”,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好评和各界的关注。2001年,南京旅游、规划等部门通过了对复建报恩寺塔的项目论证,达成了原址重建的共识。

我们期待着被誉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重现人间。

金陵大报恩寺全图:源自张惠衣《金陵大报恩寺塔志》,商务印书馆,1937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