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母亲眼中的音乐家之路

2004-12-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马友友是20世纪国际乐坛一个闪亮的名字。

1955年,马友友出生在海外一个华裔音乐家庭,在中、法、美三种文化的陶冶下,他渐渐步入国际音乐的主流社会,他的成功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马友友的父亲去世前不久,与马家过往甚密的美国学者约翰・艾・拉洛博士造访了马家并请马友友的母亲马卢雅文女士谈了马友友的成长历程。这段漫长的谈话被拉洛博士用英文整理成书―――《MYSONYO YO》,之后又由香港中文大学的陈善伟博士翻译成中文在当地出版。现已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中文简体字版在内地发行。

《我的儿子马友友》以一位普通母亲的视角,多方位地展示了一个音乐家的成长历程,通过错综纷繁的日常生活情节,折射出良好的社会和家庭环境,适当得体的教育对青少年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全书以马家生活若干引人注目的经历和有趣的故事为章节的题目,再以时间顺序为复线,串联成音乐家成长的轨迹,引发读者循着这条轨迹去更多的思考。

该书以马卢雅文女士的口述为基本素材,拉洛博士用精美的英文撰写。陈善伟博士的“英译中”又以严谨的态度,旁征博引、推敲词句。

马友友生性机灵活跃、马孝骏(马友友之父)的学者风范,马卢雅文的贤惠善良,马友乘(马友友之姐姐)的温情友爱,以及马卢雅文对马孝骏萌生好感的少女情怀,马家初到法国的拮据生活,马友友为陪姐姐练琴与父亲斗智,马友友手臂扎伤后母亲焦急的心情,如此等等情景,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

《我的儿子马友友》全然可以在小憩时当作一本小小说一读。然而它又毕竟是一本谈论音乐的书,其音乐方面的价值就越发应该加以重视。首先,它提供了一份有关马友友艺术与生活可靠的背景资料。再者提供了与马友友相关的音乐家的情况,如卡萨尔斯、伯恩斯坦、罗斯特罗维奇鲜为人知的故事。马考骏为女儿所写的不为人知的小提琴曲刊印在插页,这首乐曲不但运用了知名的中国民歌素材,而且体现了丰富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展现了一位音乐家的尘封的艺术风采。

该书是母亲写儿子,顺理成章地要谈到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当然这其中包括做人与学琴两个方面。书中提到马家夫妇为决定幼年的友友学习音乐引起的争论,马孝骏对于3岁的马友友要求学习大提琴意见的尊重,马孝骏对儿子学习上严格的要求,马家夫妇对于马友友15岁时染上酗酒的习惯一事循循善诱又卓有成效的教育方式,一幕幕似曾相识,无疑会对现在众多的琴童及其家长们有所启迪。

陈善伟博士在“译者序”中写道:“《我的儿子马友友》……确是一本音乐界的朋友、关心儿女教育的父母、立志宏远人士不可多得的读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