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文物:他乡还好吗?

2004-12-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11月22日,“翰海十周年暨2004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在北京嘉里中心结束,此前被普遍关注的海外回流的圆明园遗珍“清乾隆・兽面门环”银铺首被国内藏家以385万元购得;“清乾隆・铜鎏金嵌百宝福寿番

薰”藏品以671万元落槌价成交,买主来自场外一神秘电话。

据了解,近几年来,在重要拍卖会上创造高价位的基本都是海外回流文物。它们在国内各大拍卖行的拍品中平均占到了四成,中、高档次拍品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11月30日,由美中收藏家协会集合的200多件来自美国的中国文物将在上海国泰拍卖行举行公开拍卖。这是海外收藏品第一次有组织的在内地大规模拍卖,这种一改以往由拍卖公司征集,而是主动出击、集体亮相的方式,将把2002年以来拍卖市场的海外文物回流热潮带入一个新高峰。

第一次集体试探

据美中收藏家协会会长周德昭介绍,这批文物估价约人民币6000万元到7000万元左右,它只是一次投石问路之举。

这批文物中70%为会员私人收藏,另外来自会员的亲友或登报公开征集。品种以字画为主,也有战国青铜器、宋元瓷器、清朝墨绢禁书等。《翡翠群仙朝圣》估价最高,约2000万元至2500万元,出自一位纽约华商,他在缅甸买了一块毛坯玉石,送到北京请工艺大师雕刻,耗时三年完成,多位宝石专家学者认为它是翡翠雕刻中十分完美的作品。

还有不少是直接从中国内地带到美国,不乏传奇色彩的拍品。如张大千的《金碧荷花图》由曾担任蒋介石秘书者提供,得自宋美龄的赠送。

不过,这次集体拍卖的海外回流文物普遍估价较低。周德昭解释说,协会在两年前着手筹划这次回流。但大部分人对于国内文物市场和政策很不了解,估价与目前市场行情的变化尚有距离,也存在不少顾虑。“一是担心文物拿出去之后卖不掉还能否拿回来,二是到了国内有没有保险,三是卖掉后以人民币还是美金来交易。”周德昭说。

虽然这两年中,协会邀请故宫博物馆等权威机构的专家到美国与会员面对面交流,减轻了他们的顾虑。但由于是首次拿到国内拍卖,很多会员还不敢提供精品。

如华盛顿荣氏家族收藏了珍贵的青铜器和瓷器,他们只是希望文物有妥善安置,在协会动员下拿出一件元代青花龙纹小盖罐作为试探。而从巴西移民到美国的钱氏家族,在巴西时与张大千是邻居,得到了张大千赠画,这次只提供了两幅晚年代表作。以收藏玉器和瓷器闻名的圣地亚哥夏氏私人博物馆也只以一件文物来探路。

“真正的大收藏家还没有出手。很多人抱着期待的心态观望这次拍卖,一旦形势好将是极大的鼓舞。”周德昭相信,这次他们主动带回海外文物的尝试“只是一个开端”。

海外千万文物在民间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会主任张永年介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各国博物馆保存的中国文物有百万件,而流散在海外民间的中国文物是这个数目的10倍。”

他坦承,尽管基金会没有放弃努力,但是文物一旦进入了国外博物馆,就很难再追回来,所以真正有可能回归国内的其实只是民间的海外文物,也就是由收藏家保有以及在艺术品市场中流通的中国文物。

在海外,民间流传的中国文物一部分由古代的交易和近代的掠夺所得,收藏家们获得中国文物的途径除了祖传和交换,大部分还是通过艺术品市场。第一级市场是古玩市场和商店,香港有两条著名的中国古董街中环荷里活道和上环的摩口罗街,内行者可以从这里淘到售价仅为拍卖价格1/4的古珍。纽约曼哈顿的46街则是囊括世界各地文物的古董街。纽约和伦敦每年举办亚洲艺术博览会,顶尖的中国艺术品古董商都会参加,对整个市场上中国文物的走向有主导性作用。

作为第二级市场的拍卖行,是考察艺术文物市场重要的指标。中国文物拍卖中心几度转移。20世纪50年代,中国古董在伦敦拍卖行兴起,直到60年代由于政治、经济势力此消彼涨而转移到纽约。70年代到80年代初,美国的中国文物收藏热也盛极一时。80年代以后,香港凭借内地文物走私狂潮,跻身为中国古董拍卖重镇。

海外民间文物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来自走私,这也是海外文物还在不断增加的原因。张永年无奈地表示,最近几年文物走私情况并没有好转。“走私已经形成了产业链,陕西、山西、河南等几个文物大省,第一天挖出来的东西,第三天就到了香港。”因为香港是古董进出口不受限制的自由港,已成为走私文物进入国外的主要集散地。一些国家遵守联合国有关规定,对于非法流失出去的文物不会收藏,走私文物最终还是进入民间市场。

与各国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每件都有记录、确切可考不同,失散在民间的海外文物难以得到具体的统计,只能根据各地区收藏趣味的不同大致辨析出分布状况。瀚海拍卖公司总经理温桂华女士分析,日本藏家较喜欢中国书法和漆器,台湾地区藏家则偏好玉器。张永年也指出,法国旧时代上流社会以收藏瓷器为身份标志,所以法国的中国瓷器相当丰富。

海外收藏家的趣味也与如今国内兴起的收藏家有一定差别。他们十分看重古董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甚至外形有微小瑕疵也不是特别重要。尚处在起步阶段的国内收藏业则偏于外表的美感。最明显的体现在对瓷器收藏上的分化,高古瓷器在海外备受欢迎,而明清时代美观艳丽的瓷器是国内收藏的热点。但这种审美差异亦因市场的发展在逐渐模糊。

虽然中国文物在海外一直受到追捧,但文化上的隔阂令不少外国收藏者并不理解手中珍品的价值所在。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在2002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以4150万港元创下高价的《清雍正粉彩蝠桃福寿纹梅瓶》,竟然被外国藏者用来当台灯座子。

文物市场热中国

在近几年海外文物回流潮中,几件引人注目的珍品如《翁氏藏书》(450万美元)、《研山铭》(2999万元)、《晋索靖书出师颂》(2200万元)等在国家有关规定保护和“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抢救下,实现了国宝收之于国。而圆明园猪首、粉彩蝠桃橄榄瓶也以捐赠的方式回归国内。但真正被海外民间的中国文物持有者看重、影响回流的决定性力量还是国内私人收藏家的兴起,海外文物回流实际上主要就是在国门内外的民间流动。

国内新富阶层的产生和壮大直接引发了艺术品收藏热,但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收藏家对于外国艺术品没有太大兴趣,热点集中于本国艺术品和文物。这两年也有不少内地买家到纽约、伦敦、香港的文物市场上搜寻藏品,由于货币流通问题,他们的大本营依然是本土市场。相对于“走出去”,他们更期待卖方将流失文物“送进来”。

(摘自2004年11月29日《中国新闻周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