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阳光依旧照耀着每一个心灵

2009-05-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 张严平 刘大江 余晓洁 我有话说

背负着亲人不泯的爱继续上路,在悲伤逆流成河的心底开出新生的睡莲

在北川老居民居住的永兴板房区第一眼见到杨建芬,便被她梳着的一根过腰长的大辫子吸引住了,44岁的她,似乎已与这个发式不太相宜。可她把辫子梳得那么精细,一丝不苟,整条辫子上用红绿两色的绒线一道一道交叉地缠起

,那份别样的钟爱令人怦然心动。

她请我们走进她的家。房间不大,很整洁。迎面的冰箱上摆着一个相框,相框里是一个少女,也梳着一条大辫子,半倚窗前,目光如水,豆蔻年华,亭亭玉立。

“那是我女儿,娟娟,在北川中学……”杨建芬的眼泪一下子流出来。

这是又一个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母亲。和许多有着同样遭遇的母亲一样,她内心深藏的伤痛已是流淌在血液里的记忆。

她痴痴地讲着女儿从小到大的各种事情。她特别讲到女儿最喜欢梳长辫子,也喜欢妈妈梳起来。但是,当那一天,女儿永远地走了,她发誓继承女儿的愿望,一定要把辫子梳起来。从此,她的头发再也没有剪过。

得知女儿遇难的最初日子,她在绵阳九洲体育馆曾十几天吃不下饭,天天躺在地铺上哭。之后,志愿者们天天都来看他,鼓励她,说一些暖心的话。她慢慢感悟到,人世间的爱很宽很广,爱是可以在许多人之间传递的。

6月1日,地震之后的第19天,杨建芬站了起来,找到志愿者服务站,戴上红袖章,拿起扫把,在数万人聚集的体育馆,做了一名义务清洁工。

这一干,就再也没有放下。安置点迁到哪里,她就干到哪里。她曾在安县板房区天天早晨4点钟起来,和一群大嫂一起做几千人的饭菜。她曾在安昌板房区,白天做卫生,晚上巡逻。来到永兴板房区,她又成了儿童活动服务站的志愿者。

做这一切,没有任何报酬,却让杨建芬开心快乐。她说:“如果女儿在,我的爱肯定都扑在她身上。现在孩子走了,我把本属于女儿的爱献出来给大家,就会觉得日子有着落,感觉自己的心还活着。”

杨建芬从抽屉里拿出两张信纸,这是她和丈夫一起在周年祭来临之际给女儿的信,只等周年那天带到北川给女儿烧了。

信里写道:

“娟女,你离开我们快一年了,你不知道妈妈爸爸多么想你。快回来吧!妈妈爸爸给你买了很多你最爱吃的糖和水果,你能听到妈妈爸爸对你的呼唤吗?

娟女,回顾往事,历历在目,记得你很小的时候就说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做一名医生,你还想当舞蹈家……

妈妈爸爸希望你在天堂里也要把理想实现,把人间的爱发挥出来,保佑所有关心你的亲友、老师、同学,还有他们的爸爸妈妈身体健康!

娟女,妈妈的辫子已经很长了,你看见一定会高兴。妈妈一直在做志愿者,把属于你的爱献给更多的人,妈妈的爱就永远了。”

温暖与爱,让多少人有了继续生活下去的理由。

也是在这个板房区,我们遇到这样一个家庭:男人的妻子、儿子、哥哥、嫂子全部遇难,留下一对小侄儿;女人的丈夫遇难,留下一个女儿。他们俩在同一个商场里做生意,男的卖眼镜,女的卖鞋,大楼倒了,几十口子人全没了,只有他俩在12个小时后被救。这对苦难中相怜相助的男女,各自带着残存的家走到了一起。现在,妻子又怀上了他们的孩子。

问妻子吴翠华,当初怎么决定带着女儿嫁给这个男人了?有着一双笑意盈盈大眼睛的翠华说:“他对我讲,我们都经历了这场大难,不容易,日子还要过下去。无论再难,哪怕是要饭,有我在,你娘几个就饿不着!有这句话,啥子也不用讲了。”

问丈夫雷小海,当初带着哥嫂的两个孩子娶媳妇困难不?有些腼腆的小海笑了:“结婚前,这两个孩子的事我问过她,她说,我俩是在大难中走到一起的,你带的孩子就和我自己的孩子一样!女人,有这句话,够了。”

正赶上星期五的下午,我们跟着翠华去绵阳八一帐篷小学接他们的3个孩子。走进校园,看着这位挺着大肚子的妈妈,笑呵呵地穿梭在各教室之间,把3个活蹦乱跳的孩子一一找齐,两个儿子一边一个搂着翠华妈妈的胳膊,一路滔滔不绝,美丽的女儿像小鸟一样在他们身边唧唧喳喳。

翠华说,看着孩子们好,她心里就高兴。眼看肚子里的娃娃也要生了,她能给三个家的孩子做母亲,挺骄傲。她和丈夫准备等北川新县城一建好,就再把眼镜店和鞋店开起来,将来的日子差不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