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俄罗斯:政府为国产电影助力

2010-08-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杨政 我有话说
俄文化部副部长丘科夫斯卡娅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7月,俄文化部收到各电影公司、导演和制片人递交的补助资金申请书,一个月内共收到初拍电影148部、文献纪录片1082部、动画片11部、故事片20部、科普片70部和原创影片128部的资金申请书。

据丘科夫斯卡娅介绍,由专家组成的国家补助资金发放资格审查委员

会将对以上申请书进行严格审查。预计,资格审查工作将在9月中旬结束。之后,俄文化部将根据审查结果下发国家对国产电影创作的资金补助。丘科夫斯卡娅特别指出,文化部此次下发补助资金的对象只包括初次拍片、文献纪录片、动画片、儿童故事片和原创电影。此次俄文化部下发的补助资金只占国家对整个电影事业经费的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的资金,则通过“对民族电影进行社会和经济支持基金会”根据竞标等方式下发。

近年来,俄罗斯大力支持国产影视作品的创作与生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扶持电影业发展的措施,让俄罗斯电影重现辉煌。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回升,俄政府对电影业的拨款逐年增加。2001年拨款达2500万美元,2002年增至5000万美元,2003年比2002年又增加了70%。2001年,俄罗斯出台了《俄罗斯文化发展纲要》,2002年推行了“关于国家支持发展民族电影生产的措施”。通过对电影厂实行股份制,对电影生产实行国家订购制,成立专门的发行机构,吸纳西方的商业化运作理念,搞活流通领域,改造电影院,开设电影网络等措施,理顺了电影生产、发行及放映之间的关系。通过减少审批程序,降低税收标准,拓宽融资渠道,实行重点资助,加大国产影片的宣传力度等措施,促进了本国影片的生产,保护了民族电影业的发展。

2008年12月,俄成立了由普京总理亲自挂帅的政府国产电影发展委员会,以保证联邦各部委、文化活动家和经营实体在国产电影发展问题上的有效合作。在政府支持下,俄电影业的人才得以保留,相关技术设备得以更新。此外,政府还以公开竞标形式对本国电影业提供财政支持,国家财政支持占俄每年电影总投资的三分之一。

俄罗斯每年在莫斯科举办国际电影节,俄国产电影频频引起世人关注,以骄人的业绩重新崛起在世界影坛上。2008年,国家参与投资的俄国产故事片136部、非故事片电影252部、动画片电影39部。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俄电影出口量因投资不足锐减了50%,政府当年对本国电影产业的财政扶持金额也从2008年的33亿卢布减至31.55亿卢布。此外,俄罗斯还将在本国电影产业内恢复“国家订购机制”,即政府向俄电影生产商订购一些“能够充分体现俄罗斯主流价值观、社会价值和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电影作品。据业内人士透露,俄罗斯2010年优先发展的是动画片、原创电影和大型纪录片,而俄政府2010年订购“爱国主义题材电影”的财政预算将不少于20亿卢布。

俄文化部此次对本国电影业慷慨解囊,是对本国电影业的一次“输血行动”。但也有人认为,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固然是好事,但如果这些经费不能合理有效分配,则不能达到俄国产电影重振雄风的梦想。俄电影科学院的高级研究员拉兹洛格夫指出,俄政府必须“雪中送炭”,大力扶持那些青年导演,而不是为大牌导演“锦上添花”。

图为俄罗斯电影《我们来自未来》的海报。

  •   平山的故事,为观众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生命的意义从不在功名利禄的堆砌,也不在波澜壮阔的经历,而在用心感受每个日常瞬间的美好;人生未必需要轰轰烈烈,于平凡之中,照样能寻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诗意。【详细】

      《英歌》在尝试拓宽民俗舞剧的边界,进行深度的传统当代表达,这种勇气是值得肯定的。它可能引发热议,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商业上取得成功,但其对母题的开掘深度和文化元素的融合程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详细】

  •   作为历经千百年积淀且传承至今的民族美德,孝亲敬老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突出优势,也是将人口老龄化世纪挑战转化为新发展机遇的有利条件。【详细】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高举起我们党的文化旗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下,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与光明网联合推出“理响中国·文化旗帜”(党校公开课第十四季)专题视频。【详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