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时代呼唤有水准的收藏家

2005-03-06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有人说,优秀的艺术家背后必有一批有眼光的收藏家,收藏家在左右艺术家。那么,什么样的收藏家才可以左右艺术家呢?

上海青年油画家彭鸣亮认为,中外收藏家最大的区别在于,人家是“挖掘型”的,我们是“统吃型”的。国外收藏家收藏的作品都是有风格的,而且面不会铺得很开,只是跟踪几位艺术家。譬如,不

久前赠给中国4幅毕加索作品的路德维希,一直跟踪毕氏到最终,收了他的几百幅作品。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出现了一批港澳台收藏家,他们一味追捧大名头的中国画,如齐白石、吴昌硕、徐悲鸿等,而不会挖掘新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海外开始注意中国的新人,中国内地也出现了一些收藏家,开始寻觅中西结合、张扬个性、追逐时尚的新人。吴冠中的画一路飙升就是一个例子。

彭鸣亮觉得,中国社会现在正处于最好的时期,艺术品市场刚刚起来,充满了想像力。有一大批专做古画、名画的收藏家,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当代人的画并不亚于古画,中国的毕加索最有可能从一批具有独创性的中青年油画家中脱颖而出。他希望,在这千载难逢的投资机遇面前,年轻的中国收藏家形成自己的风格,“虽然由于积累时间短资金不足,但他们懂艺术,环境和内心的追求迫使他们去挖掘同样年轻的艺术家。只有朝气蓬勃的收藏家与之共鸣,艺术家的智慧和创造力才会尽情发挥。” (《文汇报》3.1)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