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婚检争议折射科学素养差异

2005-03-17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少了婚检,却多了份永远的痛!”今年“两会”召开前夕,一名人大代表的话如同一石入水,在媒体、网络上引发了一场关于要不要恢复“强制婚检”的激烈争论。

会议期间,记者专门找到这名代表,想详细了解这个提案的案由,以及调查的相关数据。让人意外的是,这位代表顿时感到尴尬,连连摆手说,可千万别问

我了,这件事儿我并没有做过调查,是大家希望我到会上说一下,我就说了。

记者非常惊愕。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驻华代表希瑞・泰丽雅就“强制婚检”问题曾对某报记者这样说:“进行婚前检查的意识当然很好,但是我认为婚检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方面的作用被过分夸大了。”泰丽雅女士说,新生儿缺陷只有部分能通过婚检避免,国际上对强制婚前检查并无明确态度,这种做法在其他国家也并不普遍,只是有些国家针对某种特定疾病进行婚前强制检查,例如美国检查梅毒,伊朗、约旦等国检查地中海贫血症。

当泰丽雅得知,中国很多地方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与强制婚检以前相比有所提高时,她首先表示“惊讶”,“这样判断后果为时尚早”。她的理由是,“《婚姻登记条例》是2003年10月实施的,假设每对夫妻都是一结婚就怀孕,孩子至少也要到2004年底才出生。更何况一结婚就怀孕的夫妻是少数。因此,把2004年出生缺陷数据与2003年相比来说明取消强制婚检的后果,似乎并不合理。”

泰丽雅的回答让人信服。两相比较,我感到一种素质上的明显差异,差就差在人的基本的科学素质上。当今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不具备起码的科学素养,又不真正下功夫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对一时兴起的所谓热门话题,就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就难免人云亦云,由此形成的舆论很可能误导公众,影响决策,这是很危险的。

(《中国青年报》3.11 谢湘/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