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奥运火难解体院生就业难

2005-04-17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眼下,与普通大学的毕业生相比,体育院校的毕业生并没有因为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而轻松择业,反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困境。

体育课少 体育老师呈饱和

北京市一所重点中学初中部和高中部加起来体育组教师已有14人,“该退休的前几年都退了,现在我们体育老师年龄都在

三四十岁左右,还能干好长时间。”一位体育教师说:“我们基本上两人管一个年级,还觉得课时费不多呢,怎么可能希望再增加体育教师呢?”其实,这只是表面原因。更重要的是,在大多数中小学中,体育课仍然是“副科中的副科”。

目前在北京的中学,随着升学压力的加大,所有与升学考试无关的课程变得越来越不被重视,体育课每周只安排两节。初三年级的体育课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而这完全是因为中考成绩中有30分的体育加试分。

体育老师在学校的地位也日趋边缘化。现在,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已全部量化,但是对学生体育课的成绩却很难进行量化计算,由此,体育老师通常在评级、评先进时被遗忘,这不仅直接影响了体育老师的经济收入,同时也使中小学的体育老师很难有职业成就感。

北体大学生工作处副处长赵冰说,“我们今年1300多毕业生,已经签约的只有二十几个,大约占2%”。

体育口不再青睐体育院校毕业生

一位曾经在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工作的林先生说:“2001年申奥成功之后,体育变成了热门产业,很多学校对体育感兴趣的毕业生都想加入这个系统,这也使得用人单位的挑选余地更宽。”去年,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招收了4个应届毕业生,其中两人是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另两人则来自北京外国语学院。

冬季中心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体育院校的毕业生在综合水平方面的竞争力与非体育院校的毕业生相比,多少有一点差距,而我们国家目前的体育发展趋势,决定了我们需要复合型人才。”

《中国青年报》4.12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