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冯骥才卖画

2005-04-21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文人鬻文,画师卖画,为谋衣食,自古而然。如果是为了济贫助友,如明吴门画派大师沈周,“贩夫牧竖,持纸索画,一概应之,了无难色”,更传为美谈,流传后世。至于在今天市场经济下,画价飙升,远远高于爬格子卖文;卖画买房买车,提高生活档次,也是寻常惯见。

但冯骥才卖画,却与此不同。

冯骥才

以前从不卖画。此次卖画,也非助友济贫,又非买房买车,而是因为他前年发起建立的那个“抢救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联合会”经费短缺,无以为继,才不得不去卖画。他白天“上班”,奔走“抢救”的事,利用晚上“业余”,连续奋笔挥毫,连腕骨也磨肿了,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画了28幅,拿出来义卖。总算筹得了100万元人民币,抢救了“抢救”的燃眉之急。

最近,冯骥才又对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说:“每一分钟都有遗产在消失”,“文化就是我们的生命”。而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比汉民族的更脆弱,因为它们没有文字记载,全靠实物和传人,实物传人一旦消失,这些遗产也就随之消失。因此,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他跋山涉水,走过2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保护挽救了一批濒临灭绝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十几年来,他甚至很少写作,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全部奉献给了文化遗产抢救事业。

《解放日报》4.18武振平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