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刚:帮人看病不为钱

2005-04-2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大刚名叫刘传刚,原是北京一个普通的电焊工,20多年利用业余时间,跑遍京城医院,摸透各科名医专长,义务为上万患者提供医疗信息咨询。

记者来到西井三居家委会,一个四十出头的汉子正在接电话。桌子上堆满了信,旁边的手机也响个不停,“这种病去东方医院。”大刚边接电话边把一张张纸片分装在信封里。纸

片儿上写着:“要健康找大刚,请把您身体的不适告诉我,我会给您选定一个理想的医院、医生。”上面有联系电话,还盖有一个章,写着“公益”二字。大刚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在纸片上写上选定的大夫名字、所在医院、出诊时间。

这时,一家三口风尘仆仆从门外闯了进来。他们是内蒙人,第一次上北京,就是冲大刚来的。现在每天都有从全国各地来的患者至少二三十拨,电话就更没数了。

大刚没学过医,小时候泪腺有毛病,老流泪,没少花钱。后来301医院一位教授还真给瞧好了。通过自己求医的经历大刚得出找对大夫最关键。从此他开始留心哪家医院擅长什么,哪位大夫瞧哪种病技术好,后来就欲罢不能了。

每到休息日,大刚一大早就不见了,到下午四五点钟才回来。一辆二八的单车,一个小马扎,一瓶水,满北京城转悠,见医院就进。

大刚一进医院先在病人中间打听,得什么病,找的谁,看得怎么样?大夫人怎么样?大刚坚信,大夫究竟怎么样,得病人说了算。大刚经常陪病人看病,有时候为了摸清情况,还亲自体验一下对方的医德医术。大刚家里有四个厚厚的笔记本儿,一本是大夫名册,从全国知名的教授,到小胡同里的修脚师傅,应有尽有,大刚还给不少教授拍了照片儿存档。另外三本是患者的咨询记录,记着近万名患者的姓名、病情、联系方式和他推荐的大夫。

起初,有人怀疑他是医院的托儿,可大刚真是一分不要,自告奋勇带着病人找大夫。而且总是从病人角度出发,给患者省钱。治疗效果出来,病人服了,非常感动,给他送过一面锦旗―――“健康指路人”。

医院门口的不少医托、号贩子们都认识大刚,起初,他们还以为来了竞争对手,可一来二去,大刚的热心和专业让这些人也服了,“还真有这样的!”医院有的大夫看到写有大刚名字的纸片,即使当天号挂满了也乐意加号,为的是,“现在,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

大刚原来每月工资也就六七百块,可电话费就要200多元。媳妇一月也只有五百块,一家五口三代同堂,挤在6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大刚爸妈人很厚道,老太太说,“我儿子迷上这个了!现在不支持也不行,没想到病人还真多,能帮助人家,还真是挺那什么的。”帮人看病到底图什么,大刚说,“什么也不图。走上街,老远有人喊‘哎哟,大刚!’只要听这么一嗓子,我特知足!”许多来送钱的,要求合作出书的,开信息台的包括请吃饭的都被大刚拒绝了。大刚坚决维护他咨询的纯洁性,“我不能保证百分百治好病,但我能保证病人百分百不上当。有了中间环节,沾上钱就变味儿了。而且出书是套公式,病是很具体、充满细节的事儿,不来病人不开药,那才叫医生!”至于自己的生活怎么办,大刚没想太多。“咱挣钱顾的是家里的生活,人家是生命的事儿,生活跟生命能比吗?”

现在,大刚不仅要接待患者,还要挤出时间继续逛医院,“医疗技术发展很快,信息得不断更新。”

大刚是个挺纯粹的人,难得的是大刚一家人都挺纯粹。在大刚家你看不到一夜成名后膨胀起来的欲望或是对生活的抱怨。大刚出名了,可出名并没有给大刚一家带来多少实际的好处。不久前,大刚所在的工厂搬迁,他第一批待了岗,现在每个月领385元。眼看着义务咨询的花费越来越多,眼瞅着连信也回不起了,大刚还要养家糊口。公益事业是有成本的。大刚帮了很多人,那谁来帮帮大刚呢?

(《经济日报》4.19 李予阳/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