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话说二月河

2005-04-2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因创作了《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长篇历史小说,更因根据小说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在全国播放,二月河这个名字广为人知。

二月河是谜面,凌解放是谜底

二月河,原名凌解放,1945年农历九月出生

于山西省昔阳县。当时,身为县武委会主任的父亲凌尔文和战友们,正沉浸在抗日战争胜利和家乡获得解放的欢乐之中,就给这个婴儿起了“凌解放”这个名字。

凌解放的笔名二月河,是他年满40岁、正式出版《康熙大帝》第一卷时用的。他考虑:自己创作的是历史小说,而名字很现代,二者有点不协调。于是他顺着“凌解放”找思路。凌者,冰凌也;解放者,开春解冻也。冰凌融解,不正是人们看到的二月河的景象吗?自己的原名和笔名本身就是一个谜语,二月河是谜面,凌解放是谜底。

曾被老师讥为“饭桶”、“废物”

二月河只是个高中生,上学时留过三次级,直到21岁才高中毕业。二月河少时因为父母工作忙碌,常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或是寄宿在亲友、同学家。那时他调皮顽劣,不爱上课,而且字写得歪七扭八,缺胳膊少腿。但二月河对一些课外读物十分痴迷。初中时,他就读完了《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高中时,他又对《红楼梦》情有独钟。二月河功课不好,又特别喜欢读杂书,老师生气时称他是“饭桶”、“废物”,断言他不会成才。

“落霞三部曲”横空出世

二月河本来对研究《红楼梦》有兴趣,还写过有独到见解的论文。1982年他受邀参加第二次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会议上,一些专家、学者由《红楼梦》谈到曹雪芹和他的祖父曹寅,继而又谈到康熙皇帝。有人感叹,康熙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杰出人物,至今没有一部像样的写他的文学作品。二月河开玩笑似的冒出了一句话:“我来写!”

对于写作,二月河有两个比喻:一是,每写一部书,就等于穿越一座大沙漠,感到寂寞而空寥,是一个独行客。二是,写作是一种资源消耗,既是体力、脑力的消耗,也是知识、感情的消耗。要想资源再生,就必须不断“充电”。为了充实自己,多年来他在夜间坚持读书、写作,很少在1点之前就寝。

有一次他到一家图书馆去看书,中午忘了休息忘了吃饭,管理员锁了门他也不知道。下午人家来上班了,发现他还在那里看书。还有一次,他手里拿着一本书,边走边看,入了迷,脚指头碰在一块大石头上,鲜血直流,而他竟浑然不觉。

二月河笔耕不辍。酷暑,他夜间写作时,把两条腿放进桌下的一个水桶中,这样既稍感凉快,又可防止蚊虫叮咬。冬天寒夜,写到两三点钟,实在瞌睡难耐,他就用烟头烫自己的胳膊,用以驱赶疲惫、清醒神经。写完《康熙大帝》第一卷时,他因劳累过度得了“鬼剃头”。他的女儿抚摸着他的头说:“这一块像尼加拉瓜,这一块像苏门答腊,这一块像琉球群岛。”

人们习惯上把他的这三部书称为“帝王系列”,把他称作“皇帝作家”。他认为称作“落霞三部曲”更为恰当。因为书中描绘的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犹如在太阳快要落山时展现出的绚丽、灿烂和黑暗将要来临。

  二月河:名气=才气 运气 力气

二月河很欣赏孙中山先生的名言:“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二月最喜欢两个座右铭,一个是刻在南阳卧龙岗一通石碑上的10个大字:“务外非君子,守中是丈夫”。他常说:“君子守中不务外,我内心里确实不想做什么官,我只想老老实实做个写书的人。”另一个座右铭是“拿起笔来老子天下第一,放下笔来夹着尾巴做人。”在他身上,既有粗犷豪放的一面,也有严谨细致的一面,他把自信和谦虚很自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二月河给自己制定了“三条守则”:一是守时,二是守信,三是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情。

生活中的二月河不讲究穿戴,不修边幅,不拘小节。他整天乐呵呵的,和谁都谈得来,什么事都想得开,能做到得意淡然、失意泰然。二月河出名后很多人问他:您只是一位高中生,一位部队的连级转业干部,您的学问是从哪里得来的?您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怎样写出来的?二月河这样回答:我有一些才气,但不大,否则怎么会三次留级呢?我碰上了好运气,在我人生的关键时刻,总有人帮助,改革开放又为我提供了比较宽松的创作环境,再者很多人愿意看清史小说;最主要的是我靠花力气,一个人无论怎样笨,只要认准一件事,每天干它十几个小时,坚持一二十年,总会弄出东西来。 《人民日报・海外版》4.21田永清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