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郑和下西洋使命之谜

2005-07-17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从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时间里,郑和带着明成祖朱棣的圣谕,率领由200艘大船和2.8万人组成的庞大特混舰队,开始了七下西洋的壮举。然而,由于郑和下西洋史料严重缺失,时至今日,这次壮举依然有很多谜团。

谜团一:是为寻找建文帝?

对郑

和屡下西洋的目的这个问题,历来莫衷一是。广为流传的一个说法是:郑和下西洋为了寻找建文帝的踪迹。建文帝,名朱允Χ,又称惠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孙。建文帝登位伊始,曾决心削藩。1399年6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大兴“靖难”之师,公开反叛建文帝。1402年,朱棣率军攻下南京城。南京陷落时,“宫中起火,帝 建文 不知所终”。《明史・郑和传》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

中国明史学会名誉会长刘重日认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寻找建文帝。明成祖朱棣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既然朱棣在只有几千部卒的情况下都不怕建文帝,怎么会在大权在握时怕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呢?”刘重日说:“再说也没必要为一个失踪的人费这么大的劲啊!”当时明朝国力已经领先于世界,作为封建帝王中的“改革家”,朱棣一心想超越前朝帝王的成就,将文治武功永载史册,这才有了郑和下西洋。

谜团二:是为“示富”?

《明史・郑和传》这样解释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通使西洋。”但是,很多专家认为,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远远不够。他们认为,明朝的国力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而宋、元以来造船、航海等技术的发展,使当时已经具备实现远洋航海探险的条件,正是“永乐盛世”的物质基础,以及明成祖一心要成为“盛世名王”的理想,使得他渴望加强国际交往,才促成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而推行天朝礼制体系是郑和下西洋的核心使命。七下西洋是明成祖按儒家理想建立天下格局的重要措施。

谜团三:七次下西洋目的是否相同?

有些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的使命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不同。据刘重日的研究,第一次下西洋是明成祖为了与更多国家和地区交流、结好,宣扬“天朝上国”的优越性;其后的几次是为了加强联系,并进行通商;因为前来中国朝拜进贡的各国使节和商人剧增,明成祖命令郑和将他们护送回国,并进行进一步交流,因而促成第五和第六次远航。而最后一次远航,是宣德皇帝为了延续永乐皇帝的丰功伟绩,而命郑和远航。可以说,每次出航的主要目的都是与各国和平交流,同时进行一定的商业贸易,但每次的具体目的又略有区别。

谜团四:七下西洋为何戛然而止?

1433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归途中病死,赐葬南京城南牛首山下。郑和去世后不久,宣德皇帝便“驾崩”。宪宗时,于成化九年(1473年),意欲重下西洋,向兵部调阅郑和下西洋的档案资料,“三日不得”,兵部尚书项忠慌忙追问,库吏回答“丢失了”。兵部侍郎刘大夏在旁插言道:“丢了便是丢了,下西洋耗资巨大,对国家有何益处?”项忠无言,只好以散失奏复皇帝。

其实这件事正是刘大夏偷着干的,听说宪宗调阅下西洋案卷,刘大夏便抢先将有关郑和出使西洋的所有资料由库房提出,一把火烧个精光,还把这种愚蠢的行动,说成是为国家做了件好事。大批的珍贵资料从此灰飞烟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千古遗憾。

其后,明朝多年征战导致国库亏空,以及倭寇的侵扰,下西洋活动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明朝统治者被迫放弃了远洋航海,后来甚至“寸板不得入海”。(《北京日报》7.11)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