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志愿者眼中的贫困生

2005-07-2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7月下旬,北京志愿者小分队走进一个个贫困生家庭。在含泪记录贫困生活的同时,也感受着贫困生及其家人的坚韧。

爸爸的礼物

北京昌平棉山村的周秀文,今年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录取。她刚出世,妈妈就精神分裂,常年卧病在床。爸爸辞掉在建筑公司的工作,全心照顾妻女,后

来靠卖水果维持生计。

得知女儿考上了大学,爸爸买了张地图后就急着回家了。一家子研究了几条到大学报到的路线,比较着哪一条更省钱,可怎么都得来回三十元左右。最后爸爸说,“车费实在太贵了,女儿还是一个月回一趟家吧。”现在,地图被周秀文珍藏着,这成了爸爸奖给周秀文考上大学的礼物。

村里规定给考取大学的孩子每年补助1000元钱,考虑到周家困难,正在讨论给她增加一部分补助金。

只有三件夏装的本硕连读生

北京通州的奚岩接到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将开始6年本硕连读的生活。夏天奚岩只有三件上衣:红色的文化衫是学校发的,绿色的是姐姐买的,白色的则是中学校服。他仍记得9年前妈妈对姐姐说的话,“闺女,你要是还继续读书,你弟弟就没得念了。”于是,姐姐读完初中后就辍学了。

奚岩的父亲开拖拉机拉货,一个月赚500块钱。母亲去年患了乳腺癌,手术后出院一直在家休养。老师帮奚岩找了一份家教,希望能借此缓解他求学的经济压力。

对于本硕连读六年后的人生,奚岩也有自己的规划:“我还是希望能留在校园里,专心做学问。我没有什么好报答父母和姐姐的,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对得起他们。”

冷馒头“啃”出大学生

河北献县的贫困生李娜已被河北一个大学录取。李娜在县一中读书时,细心的同学发现她总是一次买上3个馒头,早上吃热的,中午和晚上,自己躲在宿舍里啃凉馒头,连续几天也没吃菜,只是喝一点热水。当老师询问时,李娜的回答更让人吃惊,“3个馒头一起买,能省一毛钱。”

李娜的爸爸1996年因肝炎去世。一年后母亲改嫁。家里就剩下了爷爷奶奶和弟弟。懂事的弟弟3年前主动离开学校去打工挣钱。奶奶的腰椎受伤,却从来没有花钱治过。

李娜一参加完高考,就到县城的一家饭店打工。早上3点半起床,一直忙到晚上11点以后。“想到一天能挣10块钱,干啥也不觉得累。”

贫困女生也快乐

20岁的高玲玲与76岁的“姥姥”相依为命。她是一名弃婴,河北献县的家里如此贫穷,四五平方米的屋子里,除了炕上铺着一张绿色塑料布,连一个凳子也没有,根本没有坐的地方。但玲玲却像个假小子,说话办事特痛快,整天乐呵呵的。在报考志愿时,人们猜测家境贫寒的玲玲可能会选择像师范、计算机等比较实用的学科,但她报考的却是河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并立志要当企业家,办大公司。她说,第一步是要让姥姥过上好日子。然后等自己有能力了,要帮助社会上所有困难的老人和学生。当问到还有什么困难时,高玲玲脱口而出:“我挺好的,比我难的人多了。”(《新京报》7.23)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