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慈善家办医院负债累累

2005-08-04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2005年初,62岁的丁学金倾家荡产创办了上海慈爱医院,他的理想是将其打造成中国首家民营慈善医院。但是自开门问诊以来,医院就陷入了持续亏损状态,四个月亏损已达四十万元。

每一个病人出院,丁学金都会为着账单上的数目,几元、几十元地与财务人员商量,像是菜场讨价还价。每天下班前,他都会惦记着门诊

病房是不是已经关了空调,实在不放心就拎着一串钥匙上门查看。

他原来的家,作为投资全砸进了医院,现住在临时租借的屋子里。每天下班,他曾经收养的一个孤儿,骑着电瓶车载他回家。“我应该是上海最摆不起架子的医院院长了。”丁学金自嘲道。

求医穷人多 医院不堪重负

丁学金笃信自己在病人心中的口碑,他的想法是:慈善的定位可以显示良好的医德医风,从而增添对普通病人的吸引力。在医院正常赢利的情况下,以产生的利润设立专项慈善基金,用于救助贫困病人,二者互为循环。这被他称为“以病养病”的慈善模式。

但始料未及的是,慕名而来的尽是付不出药费的贫困病人,有钱的病人反而不来。来此就诊的病人,一是外地的穷人,一是本地打工者,三分之二的求医者要求减免费用。真正穷困的病人,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哭诉遭遇,慈爱医院背着慈善之名,不敢轻易撵人出门。而能让医院挣钱的普通病人却很少光顾。因为不是医保定点医院,病人来此看病就意味着完全自掏腰包,所以应者寥寥。7月18日当天开出的处方才十余张,药品总额不过千元,最差的时候,一天只接过一张处方。

慈善医院该如何生存

中国医疗投资营运网CEO刘腾蛟认为:“一家民营医院想干点慈善的事,和纯粹的慈善医院,是两个概念。”他指出,真正意义上的慈善医院至少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建立在稳定可持续的公益基金基础之上,不以赢利为目标;二是有透明并且可持续的管理运营为保障。对比这两点,慈爱医院都不具备。民营慈善医院在我国还是个“新概念”,法律对其组织形式、慈善比例以及相关规范等没有规定。

南京医科大学陈家应教授分析道,从资金保障来说,慈善医院的善款来源一般分三个部分,社会捐赠、政府补贴及业务收入。社会捐赠方面,民营机构不能随意接受社会捐款;政府补贴方面,国家财政主要用于通过民政部门建立医疗救助基金,但这笔基金主要用于

需方补偿,即直接面对病人,各级医疗机构从这笔救助金里难以直接获益,民营医院尤甚。“民营资本介入慈善事业,既无社会捐赠的可能性,亦无政府补贴的可能性,以一己之力,怎么能不倒闭?”陈家应教授如是总结。(《南方周末》7.28)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