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本学术专著引来两场官司

2005-09-22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近日,一场名誉权官司引起海内外近400名学者的联名抗议。官司的被告是天津市语言学会。去年,该学会公开批评天津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沈履伟的学术论文集《求是集》剽窃,后沈履伟以名誉侵权为由将天津市语言学会诉至法庭。5月30日,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法院一审认定,原告沈履伟出版的《求是集》涉案的13篇文章,系与他人

合作,不是其独立完成,但也不是剽窃。

如今,河南大学教授周宝珠向法院起诉沈履伟,称沈剽窃其论文并收入《求是集》中。

一本为评职称而出版的学术专著,引来两场官司。《求是集》案,除却学术道德问题,还暴露了目前高校职称评定之各种弊端。

天津市语言学会秘书长谭汝为说,目前高校教师中高级职称评定依据,通行的做法是把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或出版的学术专著,作为一个“硬指标”。如果论文数量达不到规定要求,无论这名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做得如何好,无论其论文质量多么高,也无法得以晋升。

这种只重“量”而不重“质”的评审机制,导致一些人盲目追求数量,采取拼凑的方法,一篇文章凑成几篇,或几篇文章再凑成一篇,还有人把以前的论文改头换面后重新发表,造成论文创作低水平重复,重复别人也重复自己,剽窃他人也剽窃自己。

在追求数量的政策导向下,大家不是沉下心来做学问,而是比关系、比门路、比金钱,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其一是,请人代劳;其二是购买文章充数量;其三是找同窗好友、学兄学妹帮忙等。

曾在天津古籍出版社工作,并负责审查过《求是集》的一位编辑说,《求是集》书稿当时就是沈某托一位领导送来要求出版的。然而,让人遗憾的是,沈某从2003年申报到今年,他都没能通过教授资格评审。 (《新民晚报》9.14)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