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担当生前事谁计身后坟

2005-09-22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陈独秀1942年5月27日病逝后,葬于四川江津县郊。碑文为“独秀陈先生之墓”。1947年,陈独秀之子松年,将其灵柩从江津运回安徽安庆,与母亲高晓岚合葬。1979年,陈独秀诞辰100周年之际,由安庆市政府补助经费,重立新碑,碑文:“先父陈仲甫、先母高氏之墓”。198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根据陈独秀外孙张军的来信要求,

指示安庆市政府重修陈独秀墓,立墓碑曰:“陈独秀之墓”。

1989年,安庆市政府拨款扩建。1998年底,安庆市又大规模扩建陈墓。陈墓如今已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正在朝着“国保”层次而努力。至今仍有墓园2期、3期工程尚未完工,不知还要花费多少财力、物力?

其实,优秀共产党人,都只在意于生前为人民多做贡献,谁在乎身后那个“土馒头”?陈独秀是中国人民的“盗火者”,当过党“一大”至“五大”的总书记,虽然历经一段挫折,但国共两党和社会各界,都深知他的学识、声望和影响,对他多有笼络。奈其时他已悟彻“今生本色是书生”,自甘清贫做学问。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从文字学到民主发展史,都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其间拒绝出任国民党的劳动部长、婉拒胡适邀其赴美写自传、谢绝周恩来接他回延安,更不愿拿蒋介石的钱另组“新共党”。国共两党政要送钱送物,他一概不收。连晚年伴侣潘兰珍女士直到他死后才知他是风云人物陈独秀。

这等人物,如此境界,若泉下有灵,不知会对身后这么一座豪华墓园作何感慨?

我们纪念陈独秀,主要是继承发扬他的民主思想、人格精神。如今却变成“将陈墓朝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努力”。是否变味了? (《杂文报》9.16)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