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历史档案散失惨重

2005-09-25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家档案局原副局长刘国能委员的话让人吃惊:“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4000多年,可现在国家档案馆藏较为完整齐全的档案史料仅始于1616年,即有档可查的历史不到400年。”

对于1616年以前的档案,刘国能介绍说:“出土的殷商甲骨10多万块,共计5000多字,已经破解认识的大约1000字;

出土的金文、竹简木牍不是当时国家活动的全部记录;唐代档案有几件,都是一些无关大局的历史残片;元代的有一点,零零星星,真假难辨;明代的几千卷是清朝修明史时收集的,很不全;清代才有较完整的档案。”

那么,1616年以前的档案都到哪里去了呢?刘国能说:“历史上档案散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自然灾害、战争、保管不善、人为损毁,以及外国人攫取等。”而历史上“重撰述、轻记注”的传统是另一重要原因。皇帝、朝廷为维护皇权惟我独尊的地位,在撰述史籍时,禁毁一些记注,行一家之言。这就是历史上的“重撰述、轻记注”。用现在的话说,“撰述”即依据档案文件编撰的史料、书籍;“记注”即皇帝言行及朝廷行为的原始记录,也就是档案。(《人民政协报》9.14)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