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煤炭业亟待告别粗放经济

2005-10-23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在长期的粗放经营方式下,煤炭大省山西省不堪重负!调研显示,生产一吨煤付出的资源代价、生态环境代价、生命代价、后续发展能力代价令人触目惊心。

资源回收率不高,导致煤炭资源的大量浪费。尤其是乡镇小煤矿开采方式落后,资源回收率仅有15%左右。一些乡镇、集体煤矿跑马圈地、蚕食资源,使山西省煤矿

的实际寿命大大缩短,比设计服务年限少了20%-30%。

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据估算,山西每采1吨煤约损耗与煤炭资源共生、伴生的铝矾土、硫铁矿、高岭土、耐火粘土、铁钒土等土矿产资源达8吨。每挖1吨煤损耗2.48吨的水资源,每年挖5亿吨煤,使12亿立方的水资源受到破坏。这相当于山西省整个引黄工程的总引水量。仅1993至2003年的10年间,全省因煤炭开采就有40余万亩水浇地变成旱地。平均每生产1亿吨煤造成水土流失影响面积约为245平方公里,平均每公顷耕地粮食减产250公斤,每年减少粮食产量1.17亿公斤。

煤炭开采带来了巨大生态环境破坏,据有关部门测算,每年山西省煤炭开采造成的资源浪费损失、环境污染损失、生态破坏损失及地表塌陷损失约300余亿元。即每生产1吨煤需要付出70多元的隐性代价,这只是一个保守估算。

“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发展方式成为当代山西人难以释怀的“黑色情结”。资源枯竭问题日显突出,预计2005年至2020年的16年间,仅5大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将有32处矿井面临资源枯竭,预计到2020年,全省地方国有煤矿将有近1/3的矿井因资源枯竭而闭坑。(《经济参考报》10.18)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