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萧红骨灰迁回内地经过

2005-11-17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1940年初,萧红抵达香港,不久完成了代表作《呼兰河传》,从而蜚声文坛。但1941年底香港被日军占领后,萧红情绪低落,一病不起,于1942年1月走完了人生之路。端木蕻良根据萧红弥留之际的愿望,将她的骨灰装在从古董店买来的瓷瓶内,安葬在濒海的浅水湾中。匆匆埋葬妻子后,心情忧郁的端木蕻良离开香港前往内地。

萧红被留在了荒凉的浅水湾,这成了端木蕻良难以释怀的隐痛,因此致函时在香港任《星岛日报》副刊编辑的戴望舒,希望他能够照看萧红墓。1942年11月20日,戴望舒在叶灵凤的陪同下前往浅水湾凭吊萧红。这是一次艰难的跋涉,路程竟达6小时之久。当他们终于找到萧红墓时,瑟瑟秋风中,这孤寂的一隅备显凄凉。当时,戴望舒与叶灵凤在萧红墓前合了影。15年后,这张照片发挥了特殊作用。

1957年,香港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浅水湾已变成香港著名的海滨浴场。萧红墓所在地也已划归一座大酒店,幸好被关心萧红墓的人发现,经交涉,总算让工程暂停下来,以待一个妥善的处理办法。萧红墓的遭遇,引起了香港文化界的关注。大家奔走相告,谋划挽救办法,最终一致推叶灵凤出面呼吁。因叶灵凤是惟一于15年前目睹过萧红墓原状的人。戴望舒则于1949年离港北上,1950年病逝于北京。

1957年3月1日,香港中英学会文化组专门召开会议讨论萧红墓一事。开始大家的思路是怎样保存好萧红墓。但它并不在墓葬区,保存下来困难很多,因此,大家不得不考虑将萧红骨灰迁葬。但这一方案须征得端木蕻良同意。于是,叶灵凤代表中英学会致信端木蕻良,告知萧红墓的现状,征求他的意见。

此时的端木蕻良供职于北京市文联,正因“胡风事件”的牵连而遭受批判、审查。其实,萧红墓的迁址一直是端木蕻良耿耿于怀的事。香港来信,刚好吻合了他的心愿。但他希望能将萧红骨灰迁回内地,以便就近照看。端木蕻良随即给中国作协广州分会写信,希望通过“组织”表达将萧红骨灰内迁的愿望。广州作协十分重视此事,随即致函叶灵凤并香港有关方面,转告端木蕻良的意愿,要求予以协助。

在叶灵凤的倡议下,“香港文艺界迁送萧红骨灰返穗委员会”于7月初成立,大家推选叶灵凤以死者“友好”的名义向香港市政局申请骨灰迁移执照。以“友好”身份申办此事,实属特例,很有难度。叶灵凤奔波数日,反复说明情况,终获理解,拿到执照。

7月22日上午,开始了萧红骨灰的发掘工作。现场有叶灵凤、陈君葆以及港府市政局派来督工的华布登,另外还有5名工人。萧红墓的标志已不见了,具体位置的确定完全依赖于叶灵凤带到现场的15年前的照片与实地的对比论证。下午3点,终于挖到了装有萧红骨灰的古董瓶。当天,叶灵凤将萧红骨灰寄放在九龙红?的政府厝房里。叶灵凤随后又代表委员会与广州作协取得联系,商定在深圳交接萧红骨灰。

8月3日上午,香港文化界举行了萧红骨灰返穗送别仪式。之后,叶灵凤、曹聚仁等代表香港文艺界搭乘当日火车将萧红骨灰送往深圳。

广州文艺界为迎接萧红骨灰回归,成立了“萧红骨灰迁葬委员会”,由著名作家和诗人欧阳山等11人组成。委员会还委派黄谷柳、陈芦荻等人前往深圳,迎回萧红骨灰。

萧红骨灰的交接是在深圳的一个桥头,没有彼此见面的寒暄,没有事先设计的仪式。在凝重的气氛中,叶灵凤缓步上前,郑重地将用绸布包裹着的装有萧红骨灰的木箱交给了黄谷柳。

萧红回家了。8月5日下午,广州文艺界举行了萧红骨灰的迁葬悼念仪式。此后,萧红骨灰被安葬在树木葱翠的广州郊区银河公墓。(《人民政协报》11.10)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