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河南:为自己正名

2005-12-29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几任书记力改形象

对大多数河南人来说,“董存瑞炸碉堡”的段子几乎耳熟能详,故事末尾“不要相信河南人”的戏言似钢刀般扎着他们的心。

《河南人惹谁了》一书的作者赵新兵,曾经听一位香港老板这样说:“我没到过河南,但对河南还是早有所闻。那里的投资环境太差了。

政府办事拖拉,没规矩,企业没有信誉。河南人骗子、无赖太多。”

包括徐光春在内的河南几任省委书记,都很重视改善河南形象的问题。2000年10月16日,陈奎元从西藏调任河南省委书记。他在深入调查后说,“河南的形象问题不抓不行了,我们这届班子,如果能把河南的形象树立起来,就是对河南人民最大的贡献。”2002年3月1日,河南省委、省政府要求以治理“四乱” 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 为重点,以促进政府职能和干部作风转变为核心,标本兼治,使全省企业经营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在河南省高层的支持下,一些重大违规收费案件相继浮出水面,并受到查处。截至2005年初,河南全省各级企业环境办共受理和排查影响企业经营环境的案件线索约2.5万件,结案约2.4万件,退还违规收费3.9亿元。

2002年12月,李克强接任河南省委书记。他要求河南人关起门来自己整顿,对改善河南形象问题只做不说,让别人来感受河南变化。

2004年底,曾任光明日报总编辑、原广电总局局长徐光春调任河南省委书记。某种程度上,他的专业背景和人脉资源对扭转河南形象、纠正舆论误导起到了作用。

2005年2月20日下午,河南籍务工人员李学生在浙江因救穿越铁道的儿童牺牲。徐光春获悉后立即批示河南媒体报道。他也亲自到李学生的家里看望。

徐光春说,改善和提升河南形象就是要把一个真实的、发展中的河南展示给世人。“我们非常希望广大新闻媒体,对河南进行客观、全面、公正、真实的报道,让全国人民真正了解河南,让世界真正了解河南。”

继李学生之后,河南发掘出了一大批感动全国的先进事迹。河南媒体也在政府的主导下主动出击,借此掀起了一次次为河南正名的宣传。

河南省委副书记王全书在对当地大学生讲话时呼吁:“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河南形象。”

关键在于经济崛起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牺牲农村保城市的二元道路下,在“非均衡发展”的模式下,河南作出了巨大的牺牲。那些强势地区的发展,无论过去、现在,都离不开河南的农民。而河南作出巨大贡献后,留下的却是贫穷的生活、有限的资源和大量富余的劳动力。

有评论认为:“断裂的社会结构、不公平的国民待遇,才是妖魔化河南的元凶。”要消灭对河南人的歧视,就要消灭地区的贫困,要均衡发展,帮助河南“崛起”。

2005年4月,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接受专访时说:“我来河南工作首先关注的还是经济问题。首先把河南经济发展起来,腰杆子硬起来,这是第一任务。同时也要注意,加强河南的人文建设,加强河南社会发展,通过我们河南自身和谐社会的建设,来逐步改变外部一些人对河南的误解。”

(《?望东方周刊》2005年第51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