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连环画杂议

2001-03-10 09:32:00 来源:博览群书 郑 枫 我有话说

一、连环画的收藏标准

  
  从某种意义上说,怀旧是对生活的咀嚼和品味。连环画收藏热很大程度上与其能够再现经历过的场景和情感有关。袁子才说:“既吃烧酒,以狠者为佳”,如佳酿般醇厚和浓烈,方能“每闻卢声,辄踊跃”。连环画的艺术魅力应该是选择收藏的最重要标准。
  
  我不认为艺术欣赏很神秘,也不认为它与专业训练有关。其实只要抛开清规戒律,用自己的本心去感受就可以了。关键是有所体验,受其感染,至于使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倒不一定非要明白。艺术魅力体现的是作品的综合效果。八十年代一些连环画缺乏生命力,并不是因为艺术水平高,曲高和寡,而是缺乏内在力量。形式上的创新几近使人眩目,但它的妙处仅适合于评论家通过理性的分析予以指明,手段再妙,不能打动读者的心,这样的作品就缺乏艺术魅力。当时不少作品都有这样的毛病,包括广受好评的《邦锦美朵》。真正有艺术魅力的作品更接近自然,或者说,更类似于自然本身,一切都是有机的,你很难对它进行概括,没有现成的特征供你做理性的说明。刘继卣的几本西游记题材连环画和《武松打虎》是令人百看不厌的好作品,但你就很难概括它们的艺术特征。妙的是刘大师自己也不大说,他只是不声不响地把一本本的好作品送到读者面前,让人不得不对他肃然起敬。另一位连环画大家贺有直的作品也有魅力,贺先生倒是愿意说,他写了不少文章,还有理论:又是“做戏”又是“四小”,但平心而论,贺先生的创作和他对具体作品的分析比那些理论高明多了。“做戏”的说法作为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没有创新,“四小”就更低一些,那是属于技术层次上的。贺先生与一般理论家不同,他的理论是“从皮肉里熬出来的”,他既然强调这些内容,自然比其他人有更深一层的体会,但这些理论实不足以概括他的那些魅力无穷的作品。而问题恰恰在于:不深究这些理论其实并不影响我们对作品的欣赏和判别。
  
  艺术魅力可以根据个人感受予以评判。能真正打动你的连环画,就有收藏价值,个人有所偏好,亦属正常。收藏连环画的根据很多:专家评价(如获奖作品),读者的普遍认可,但最重要的是个人喜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有个人喜爱才能形成不同的收藏风格,才能有独到的连识,这样,连友交流起来才能兴味无穷。
  
  
二、传统连环画的类别

  
  据说许多人是因为看了《山乡巨变》而改变了连环画不登大雅之堂观点的。这能说明《山乡巨变》的分量,也说明传统连环画中艺术品与一般作品确有区别。我个人认为:传统连环画可以分作三类。一是精品,也是艺术品。它的形成需要画坛高手的全身心投入,还需要独特的机遇。这后一点决定了艺术品的不可重复,它能解释某些遗失了原稿的优秀连环画作品虽由原作者补绘也不能体现原作的韵味的原因。二是图解。应用已有的技巧或表现手段表达既定的主题。这类连环画最大的特点是内容和形式可以分开。传统连环画一般是“出题目作文章”。早期连环画是由画坊制作的,是一种典型的“匠画”。徒弟能从师傅那儿学来的,就是一种模式化的表达方式,所以,那些作品出自谁手,都比较好认,不是已形成艺术风格,而是技艺手段有限,反反复复就那么几手,很容易就认熟了。从总体上看,这类连环画数量较大,品质差距也大。技巧纯熟、高明的作品与艺术品的界限可能非常模糊。差的作品就近乎垃圾了。第三类属于哪个行当都少不了的垃圾,不说也罢。
  
  单纯的“技巧应用”是制作而不是创作。上海新近出版的连环画精品百种中不少作品有精品之名而无精品之实。比如《聊斋故事选》,将其与王弘力创作的《王者》、《梦狼》、《崂山道士》相比,就可以看出它与后者之间存在的质的差距。由于是“出题目作文章”,所以连环画精品的出现特别讲究机缘凑巧,得看作者的兴趣、情感的共鸣等等,这就等于把作品与作者的整个人生经历都联系在一起了。徐恒瑜说的“我不认为把文学脚本的原著‘吃透’就可以出神入化地表现出理想的作品”似乎亦可从这个角度理解。
  
  如果去除了那些精品,传统连环画与新新人类同时代的现代卡通画就没有本质区别;如果只有精品,传统连环画就不会那么深入人心,影响巨大。因此,有收藏价值的连环画应该存在于一、二类作品中。说实话,我对收藏像“三防”宣传品这样的连环画颇有疑问:是不是凡存在过的东西,或仅因为稀少就有收藏价值?比如我脚上穿的袜子,几百年后,要找出一双与此式样完全一样的,恐怕不容易,它也能向人显示几百年前人的穿戴形态,但莫非因此就值得收藏?历史上存在过的东西多了,大量曾经出现过的东西永远消失了,今后还会消失,一点都不可惜。只有人类创造的最优秀的最有代表性的东西才有保留和流传资格。说句不客气的话,收藏如果没有选择,岂不与废品收购差不多吗?
  
  
三、关于“文革”版连环画

  
  “文革”版连环画的最大特点就是从内容到形式都很做作。生活戏剧化,成年人是中性的,未成年人则大人不像大人,小孩不像小孩。勾画的人物,如贺有直所说“只能是‘天、地、良心’(指动作表情的定型化概念化)装腔作势的空架子”。说那些连环画瞎编,也不尽然。那个时代真有这样的人,过日子跟演戏似的。
  
  本人1974年在一家小企业当徒工,曾有幸目睹这种人为的壮烈一幕。当时时民兵拉练,登福州的鼓山。一位在政工组工作的男子不知怎么的就晕倒了。大家上前扶起他,他悠悠然醒转过来后,竟慷慨激昂地说:“不要管我,继续前进!”现在想起来,那场景和“文革”版连环画的某些画面真是一个味。当时大家似乎都有点不知所措,事后则都拿这事开玩笑。
  
  这人其实并没有精神错乱,他这么做,我想,大约只是受当时流行的英雄模式的影响太深的缘故,其中恐怕也有“文革”版连环画的功劳。所以,有时究竟是戏剧影响人生,还是人生影响戏剧,还真难说的很。如果“文革”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有历史价值,则收藏“文革”连环画的理由成立。
  
  
四、上海连环画精品百种优劣论

  
  对上海新近出版的精品连环画百种,连友之间的看法差距颇大。我个人觉得此举客观上是为连环画爱好者做了一件好事。现在老版连环画太贵了,超出了一般人的支付能力。重印精品百种使普通人有机会欣赏到这些书。连环画的生命力旺盛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拥有多大的读者群,因此促成传统连环画重新走向繁荣也未可知。其次,精品百种印刷质量总体上比天津、北京要好,有的还相当精美,比如《儒林外史》。使用线装,也为大多数连友认可。
  
  不少连友对精品百种的开本的选择及用纸有异议。单一使用五十开本确实不好,我看过老版五十开本《水浒传》和《铁道游击队》,画面有一种开阔感,比以后出的六十开本强,但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不同画种的连环画需要不同的开本来展现其最佳效果并赋于其个性鲜明的外观形态,我赞成针对连环画的具体情况选择开本,就像许多老版连环画编辑所做的那样。至于用纸,我个人对使用较白较厚的纸印老连环画殊无恶感。看到有连友痴迷老版连环画,甚而要求新印的连环画也使用老连环画那种粗糙、暗色劣纸时,觉得他们还真把老版连环画当古董了。记得鲁迅先生说过一个土财主买鼎的故事:这位老兄将买来的一个土花斑驳、古色古香的周鼎让铜匠擦去土花和铜锈,闪闪地发着铜光,摆在客厅里。鲁迅先生说:如此擦得精光的古铜器,他一生中没见过第二个,所以“不禁由吃惊而失笑”,但接下来,却另有感悟:“鼎在周朝,恰如碗之在现代,”决无“整年不洗之理”。“所以鼎在当时,一定是干干净净,金光灿烂”的。换言之,闪着金光的周鼎更近于其真相。老版连环画用劣纸印刷,不是因为劣纸更能体现画的古意,而是条件所限,不得已而为之。优质纸其实更有利于印刷品接近原画作。而且,许多劣纸的暗色是逐渐变化的结果,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带有陈旧感的老版连环画,与其本来面貌已有差距。新印制的连环画与原画稿的接近程度才是最重要的。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连环画的价值正在这里。
  
  精品百种有什么不令人满意的地方呢?第一,一些名家的早期幼稚之作确无重印的必要。这是选题问题。作为这个问题的另一面:也漏掉了不少应予选入的佳作。以西游记故事为例,我个人认为上海出的以西游记故事为题材的连环画中,除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最好的作品只有五本:陈光镒的《通天河》和《真假猴王》,郑家声的《智激美猴王》,夏书玉的《狮驼国》,张令涛、胡若佛的《怒打假国丈》,不知为何后三本没有入选新出的《西游记故事选》。第二,我希望精品百种能出单行本,因为在许多按类打包的书里我更倾向于只购买其中的一二本。第三,确有不少连环画画面被上下拉伸、变形,这最糟糕了,最倒胃口了。不知问题出在哪里,难道不能避免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