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寻找与寻见

2001-03-10 09:32:00 来源:博览群书 李文俊 我有话说

集子编完,自然会想起书名问题。天底下,哪个父母不曾为刚出生、甚至还未出生的子女操过这份心呢?
  
  起先想叫它《寻访与等待》,是因为集中有几篇文章冠以“寻访”与“等待”字样。但继而一想,这有点像是个时髦的“命题”或“母题”。也像卡夫卡在《城堡》与《审判》中所写的“怪圈”。不,这色调,对于一个未曾经历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普通人,未免阴沉了些。我还不能算是个在树底下等待戈多的流浪汉呢!
  
  此时,一句谚语式的话浮现在脑海:“寻找即寻见”。记得最初见到这句话,还是儿时,在一张夹入我姐姐《圣经》的画片上,是那种教堂里发给上主日学校小孩的长方形彩色硬纸图片。正面是一张图,画一个身穿长袍的人在说话,他面前山坡上或坐或立,是一大帮在聆听的人。图片背后,就印着那五个字,还说明是引自《新约》某篇某章某节。对这句话,我不太懂,曾对它苦苦思索了一阵,也许正因如此,才铭记在脑海深处。
  
  稍长,翻读《圣经》,才知道此话出自《新约·马太福音》第七章耶稣“登山宝训”的一段。那里写道:
  
  耶稣看到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门徒到他跟前来,他就开口教训他们说:“……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你们中间,有谁儿子求饼,反而给他石头呢?求鱼,反而给他蛇呢?”
  
  《圣经》“和合本”?1919年?,据说“是西教士个人埋头苦干的心血结晶或同心合力的集体产品。”并被称为“中文圣经翻译史上的颠峰”。
  
  尽管如此,西人用早期白话译成的文字,不免有意义含混、不够精确之处。我查了“钦定本”英文《圣经》,发现是这样写的:“Ask,and it shall be given you;seek?and ye shall find?knock?and it shall be opened unto you.”后面加强语气重述一遍时的用语是:“For every one that asketh receiveth?and he that seeketh findeth?and to him that knocketh it shall be opened.”在新译“Good News”本《圣经》里,语气则略有不同。我前面提到的那个关键性的短语的文字是:“seek and you will find”以及“anyone who seek will find”。如此看来,耶稣的语气是更接近“承诺”式的。意思是:任何人,只要去寻找,只要以足够坚强的意志去追求,便一定能达到目的。与前面译文相比,似乎只是译者在翻译语气上的差别,然而,这却引起我一点儿并非有多少依据的想法。前者为什么要把耶稣的十分明显的“承诺”式的语气,译为“命令”式,或者“赐予”式的呢?是不是对所谓“耶稣”的言行的立场、取向,以至作派有所误解呢?是不是耶稣和释迦牟尼佛在我心中的模样类似,并不认为自己是万能的救世主,是有权,且有能力支配众生的,他只是一个觉悟者,是一个发大愿心,真心帮助众生摆脱痛苦,实现自己愿望的启发者。他们所言所行总是想告诉人们,只要走正道,行正行,就能得到应得的。
  
  当然,这是题外话,我想这里至少表现了一种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有史以来人类生存经验的总结。
  
  对我个人,这个格言也完全合用。别的方面先且不提,即以我生活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学翻译——来说,我多年来所走的正是这样的一条道路。
  
  回想起来,在文学翻译上开始学步,已是半个世纪之前的事了。那时我还是个高中生,班上有一位同学,门门功课都好(体育课除外),英语成绩尤佳。当时,他已译出一些短文与小说,发表在刊物上。我看到后好生眼热,便主动接近他,想学上几招。后来我们一点点处熟,便斗胆合译起长篇小说来——我永远感谢他的领路。等到书出版,我已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了。译笔的稚嫩可想而知。但我就是这样走上文学翻译之路的。
  
  从那时起,我便在寻找的路上艰苦跋涉。我摸触到荆棘(那就是“石头”和“蛇”了),也采集到花与果。我并非天资聪颖的人,只能凭着自己的执著与坚韧,走我的羊肠小道,想进入的也只是“窄门”。总的说来是企盼寻求的多,真正到手的少。但我已心满意足。本来,世上就是“人生短,艺术长”。
  
  倘天假以年,我当继续寻找。
  
  (《寻找与寻见》李文俊著,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译家文丛》之一种,将于2001年9月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