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们怎样写《读懂列宁》

2001-05-10 09:32:00 来源:博览群书 张翼星 我有话说

中国人主要是通过俄国十月革命和列宁主义来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各种波折,列宁和列宁主义的故乡也已物换星移。我们现在怎样看待列宁?怎样理解列宁主义?在风云变幻的世界舞台上,出现了相当激烈而复杂的争议。列宁思想的历史命运如何?列宁主义是否还有生命力?正是争议的焦点和人们的疑虑所在。不少人对列宁和列宁主义,逐渐地显得有些疏远和冷漠了。
  
  问题出现在哪里?首先,时代的主题有所转移。列宁主要生活在激烈的革命和战争的时代,他的思想和实践,富于那个时代的特征,这是无可否认的历史事实。如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他的某些具体论点和主张,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或者显得有点过时了。然而,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的列宁,他的理想目标远没有实现,列宁主义的思想实质,仍然具有深远意义和生命力。其次,列宁逝世之后,他的思想不仅受到敌对思潮的公开攻击,而且受到教条主义的内在扭曲。斯大林关于列宁主义的一个定义是:“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确切些说,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的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这个定义,曾经长期支配着人们对列宁主义的理解。它强调了列宁主义的时代性和国际意义,无疑有其正确与合理的一面。但是,几十年来的历史实践说明,它的缺陷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完全忽视了列宁主义的民族特点;第二,忽视了列宁主义的丰富内容,特别忽视了列宁后期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事实上,离开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就不能完整地理解和把握列宁主义。
  
  《读懂列宁》一书,就是通过介绍列宁的生平,历史地评述列宁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具体揭示列宁思想的理论来源、与国际其他思潮的关系、评析有关列宁主义的争议等等,力图再现一个活生生的列宁,恢复列宁思想的全貌,对过去所理解的列宁和列宁主义,进行一番审视和反思,拂去历史的灰尘,澄清某些曲解和误解,全面把握列宁主义的思想实质。
  
  具体说来,《读懂列宁》有针对性地着重阐述了以下几个问题:1.列宁思想的类型。列宁自幼受到良好的人文教育,培养了反抗专制制度的个性。他的生活一直贴近人民群众,理论上始终请教于马克思。十月革命后,他对官僚政治疾恶如仇,关注社会主义民主问题。列宁的思想属于民主的类型,而不是专制的类型。2.列宁的思想历程。列宁的思想不是凝固不变,也不是直线发展的,而是包含着起伏与转变的一个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至少经历了两次重要的思想转变和升华。在哲学认识上经历了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到《哲学笔记》的某些转变和升华;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经历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3.列宁思想的高峰。列宁全面丰富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写下了三部著名的笔记,即八个《哲学笔记本》、《关于帝国主义的笔记》、《马克思主义论国家》。在后两部笔记的基础上,列宁写成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和《国家与革命》两本名著,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4.列宁主义的实质。围绕列宁主义的争议,讨论对十月革命和列宁主义的估价问题,全面评论了斯大林关于列宁主义的定义,说明列宁主义是时代本质与俄国民族特色的有机统一,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统一。5.列宁主义的国际地位。从总体上看,列宁主义是适应二十世纪社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的,可以说是二十世纪国际思潮的主流。它吸收了西方人道主义和科学主义的积极成果,它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有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6.列宁思想的历史局限性。本书最后涉及了列宁在国家学说和建党学说上的建树与不足。说明列宁主义遗留下有待解决的迫切问题。能否进一步正确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因此这是不能不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的。
  
  本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列宁和列宁主义面临激烈争议和严峻挑战的形势下,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对于有分歧或相对立的观点,不作简单的批判或否定,而是认真分析,展开讨论。作者相信,这样会更有利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四川人民出版社 邮购部电话:028-6662428 网址:http www.booksss.com EMAIL:scrmcbsf@mail.sc.cninfo.net)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