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祖先的遗产

2002-06-10 09:32:00 来源:博览群书 我有话说

处在当今新奇又多变的世界,面对大群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如何使博大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一代代新人中延续并得到宏扬,这是个需要冷静思考并且热情推动的事情。《祖先的遗产》(雪岗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8月版,12.80元)一书就是这种“冷热”结合的产物。书中对于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方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表达了作者积极的立场。
  
  

精耕细作真文章
  达 理

  
  读《祖先的遗产》(以下简称《遗产》)一书,感觉到一股跃然纸上的真情。《遗产》讲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和继承问题。这是许多人讲了许多年的老话题,本书的价值在于能在“老”中出“鲜”,在“多”中出“精”,在“一般”中出“特色”。如作者所说:书中101个题目,“要把哪一个问题讲全面,讲系统,讲深刻,都需要写一本书才行。然而,文化又是无形的,要靠心灵去碰它,就看怎么讲,怎么去接触它、靠近它了。从这点上说,本书用不到两千字的短文讲每一个题目,似乎也够了。”作者在不到两千字的小小天地里,纵驰横骋,入深出浅,把每个题目讲得真切、透彻、服人,靠的是对事物准确的把握、深刻的思考和纯熟的语言艺术。作者准确地描绘和分析了所述事物的外形和内在;很独到地讲出了自己的见解,对读者有实在的启发;而且在如何使读者读得懂、愿意读这一关键点上下了很深的功夫。我们不妨在这片小天地里领略一番,体会其作真文章的功力。
  
  一、针对读者的特点,在有限的篇幅中,作者选择了“以简洁取胜”的途径,“从整体上讲”,“从基本特征上去讲”,首先让读者对各个题目所述事物的形态有个具体的了解,然后引出实质性的分析。先秦诸子的学说是古代思想文化的根,《遗产》把这部分放在全书首位。为使初涉者和知之不多者能走近古代先哲,消除神秘感,作者抓住了诸子思想中最亮点加以展示。如孔子的“人学”和“仁学”及教育思想;孟子的“仁政”与“义”的学说;荀子的“天人之分”和礼法理论;老子的“反者道之动”观点与“无为”主张;庄子的反教条与处世之道;墨子的平民意识和“非命非攻”思想;韩非的法治与“异变”论等。文中以诸子的言行为依据,对这些思想的介绍和分析很有个性,绝无偏激,恰到好处。精彩处更在于那些随情而至的点睛之笔。比如在谈到孔子学说的作用时说:“孔子摆脱了原始的宗教观念的束缚,创立以伦理道德为中心的人学,引导人们关心人间的各种事务,积极入世,从而也就为我们民族打开了一条求实务实的独特思想之路。”在讲到孔子的邻居认为他缺少成名专长时,借题发挥道:“历史证明了,孔子热心办教育,就是他的专长。在这项事业中,他不但成了名,而且成为万世之师。”在谈到孟子学说的意义时说:“爱国为民,坚持正义,为崇高的事业献身,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孟子为培养这种伟大精神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在分析荀子对中华思想做出巨大贡献,历史地位却不高的原因后提出:“我们今天则应恢复荀子在思想界应有的崇高地位,更多地听取和重视他那些高明的见解。”在评述老子“无为”主张时说:“这一独特主张打开了人们的思路,启发了人们寻找更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办法,……当人们对物欲横流和奢侈虚假风感到厌烦的时候,就会体味到老子思想的高远价值。”讲到庄子和老子的区别时说:“老子是严肃的学者,在郑重地宣讲他的思想,而庄子更像一个放言无羁、才华横溢的文人,在海阔天空地聊天儿。”在讲到韩非的“法术势”主张时评介道:“这个主张为后来封建统治者统一国家和巩固政权提供了理论依据,曾在历史上起了极大的作用。但在另一面,这种思想也给当权者利用权力动辄实行镇压或设立阴谋控制臣民开了绿灯,负面影响也是有的。”《百家争鸣》一文讲到先秦的思想大论争的历史价值时评论:“‘百家争鸣’给后世的更深刻的启示是,不同思想观点的争论,不但有利于辨别是非,而且活跃了人们的头脑,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提高了人的素质,对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试想,如果没有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留给我们的丰厚多彩的思想遗产,我们民族的传统思想学会是多么单薄啊!”这些评点,是在自然的叙述中引入的,句子凝炼,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二、中华传统文化悠久而广博,用科学方法对其进行检验,提炼出应予发扬和发展的精粹,是文化工作者的重要责任。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长期居于领先世界的地位,但是为什么到了近代,被抛在后面﹖这就不能不从古代科技自身的局限上找原因。《遗产》中选取了十六个古代科技的题目,对此作了分析。这些题目实际上是十六部“专业史”,难得作者用一千多字便勾画出一幕幕宏伟的历史场景,并作了中肯的评析。《古代天文学》一文在讲述古代中国作为“天文学故乡”,取得了伟大成就后,又指出了官办天文的历史作用,同时认为这个作法“使学者们受到压抑,没有能对宇宙做更深远的观测和探讨”。对与此类似的古代地理学,作者也提示读者“传统地理学在很大程度上与政治密不可分。这给我们今天的地理学研究以很宝贵的启示……但在另一方面,这种状况也对深入研究地表地里的自然状况有所束缚,限制了学者的视野”。《商市之说》一文对古代商业的分析十分精辟。在谈到古人“重农抑商”时,作者客观地分析了这种思想的时代原因,认为不必为此“大惊小怪”,“古代商业虽然名义上受到压抑,而实际上却是社会不可缺少的支柱,还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样精辟的分析还有《水利之利》。作者认为,“水利属于实业,而我们所以把它提到文化层来讲,是因为古代的水利建设饱含着亿万人民的希望,凝结着中国人独具的大社会观念。”《历史上的儒学》一文俨然一部叙议兼容的“儒学小史”。作者对儒学的评价也从叙述中得出:“它的许多可贵思想对中华民族产生过巨大影响,这种影响至今还在;它的一些不正确思想,经过人为的强化,则成为消极的一面;还有的,在孔孟荀时代和封建社会初期是积极有益的,到封建社会末期又转向反面。所以我们今天对儒学就要有分析,会鉴别。全盘接受或一概拒绝,都不是科学的态度。”铺开场面,提练精华,把一个个大问题难问题,分解得明明白白。
  
  三、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之一。《遗产》作者有意识地打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传统文化放在古今中外的大世界中,进行不同方法的比较。比较的结果,或得其真谛,或察其不足,使人们受到启发。古典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强项。《遗产》讲评古典文学,一开始便作了一个比较:“欧洲文学在古希腊罗马之后,在近千年中几乎是空白,到文艺复兴时期才重现辉煌。而古代中国,文学却高潮迭起,名作与文豪不断涌现。”书中对历次文学高潮的代表——诗经、楚辞、汉赋、乐府诗、五言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戏剧、小说和历代散文等,分别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对它们各领“数百年风骚”的兴衰原因进行了比较和探讨,认为各种文学形式都“有上升期的不可阻挡,有繁荣期的辉煌,也有低落的尾声”。通过古代南北社会条件的比较,说明楚辞为什么产生在相对落后的南方而不是发达的中原;通过先秦与汉代的文学环境的比较,说明汉赋的社会原因和“贵族特征”,而当这个环境发生变化时,它也就衰落了。《唐诗的魅力》一文还提出了一个很普通,但不易被人们注意的问题:“唐诗受国人喜爱,久传不衰,它自身的优势何在?”通过唐诗与它前后各时代诗歌的比较,作者提出:“唐诗的成功在于它的内涵丰富深沉,而外形又通俗浅显、平易近人”。化深为浅,把深刻的内容用大众懂得的词句表达出来,才是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在评介传统艺术和生活习俗的篇章中,作者也运用了多种比较方法,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在《中国舞蹈印象》中,讲到了对古代舞蹈的三个印象:一是官方舞蹈不如民间舞蹈丰富活泼;二是少数民族的舞蹈比汉族的舞蹈更发达;三是没有像西方舞蹈那样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艺术形式。
  
  在《古代音乐之路》中,通过中西方唱法的比较,作者认为,传统歌唱的女声细腻真挚、动听传神,而男声?包括一部分戏曲男声?显示不出男性雄壮深厚昂扬的气势,甚至因高音吃力造成声哑或用假声,听着不舒服,需要加以改造。在《曲艺中的唱》一文中,作者又把曲艺的唱与现代某些流行歌曲作比较,提出:“曲艺中的一些旋律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是民族风格和传统艺术的结晶,深厚而又凝炼,不但能准确地表达某种情感,而且早已征服了观众,达到了非它不可的地步。”“旋律的经典化,正是传统曲艺的迷人之处”。《古建筑中的美》中把古代建筑思想与现在一些建筑作了比较,批评现在有的建筑自身造型缺乏特色,周围还加了不少平俗小建筑,显得杂乱无章,拥挤不堪。还有,作者拿中国象棋和流行的国际象棋相比,指出前者既有拼杀激烈讲究战术的长处,也有局限性较强、将帅只能被动防守的不足。
  
  《遗产》一书传播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提供了认识和鉴别传统文化的方法,而且在如何作真文章上做出了榜样。书中101篇短小、精致、实在、透彻的文章,篇篇精彩且各具特色。作者的笔耕无疑取得了两个方面的成功,读者也将从中获得多方面的收益。
  
  
架构文化传承的桥
  王文宝

  
  传统悠久的中国文化,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以人为本的社会思想,以“仁爱”和“礼义”为中心的道德观念,以自强不息、和为贵为基础的处世态度等等,都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和无排它性。这一点,我们在《祖先的遗产》一书中,再清楚不过地体会到了。这本书向人们告示了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中华文化有着独特的发展道路,同时又具有博大的胸怀,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不断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的成果,才有了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书中对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这种包容、共存、吸纳、共进现象,提出了很有说服力的分析,其中民族和宗教问题,尤其发人深思。
  
  民族和宗教是当今世界上两个敏感话题。如何处理好民族和宗教争端,解决稳定和发展问题,已成为人们最关心的大事。《祖先的遗产》通过对中国古代民族和宗教传统的评介,为人们提供了认识这些问题的思路。
  
  纵观中国历史,古代各民族之间虽然发生过分歧与战争,有过民族歧视与压迫,但主流还是和平相处。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化。最新的生物遗传研究已经证明,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的汉族,只是文化上的而非血缘上的完整群体,汉族是在与许多边地民族长期交融中形成的。《祖先的遗产》中《民族之间》一文在简要叙述了汉族发展史后,就提醒人们注意观察,现在的汉人尽管同属一族,然而各地方的汉人生活习惯差异很大,脸型、体型、口音等也很不相同。原因就在于从东汉到清代,多次的社会变革和民族大迁移,使汉族与边地民族产生融合的趋势,造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对于曾经有过的“兵戎相见”的事实,作者分析道:“在全国范围内,一些边地民族与汉族争权夺利,大都是在这些民族兴起和上升时期发生的,而他们的兴起和发展又都和汉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他们都把中原地区看成自己的家,而不是‘外国’。更重要的是,当他们控制中原后,又都努力吸取汉族的经济文化成果,学习汉族的治国方法。“这样做的结果,是促进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大民族的团结。”可以说,这个分析找到了古代中国虽然几经分割,却始终保持大民族统一的原因。
  
  为了搞好民族关系,历代中国人创造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如书中讲到的加强行政管理、册封部族首领、和亲和互市贸易等等。作者的以下结论无疑也是正确的:“我们这么多民族,这么长久的共处,生活在一个国度里,真是个奇迹。我们从中得到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和为贵。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共同进步,才能使各民族都得到发展。这无论在古代在现代,在中国在外国,都是一条宝贵的经验。”
  
  由于传统的儒家思想的长期影响,其积极入世、注重世俗生活的观念深入人心,宗教——无论是国产的还是外来的——都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人对宗教的信仰和情感能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一些宗教组织如五斗米道、白莲教、拜上帝会等,曾举行武装起义反抗官府,但他们的动机都是基于经济和政治上的原因,而不是因为宗教教义上的冲突。可以说,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不仅如此,不同信仰的相互借鉴和交融,也在我国出现了。最明显的就是儒学与佛教、道教的关系。儒佛道三者从最初的排斥和竞争,发展到交汇融合,形成了中国式的文化现象。理学、禅宗、全真教就是这种融合的产物。一些宗教仪式活动也演变为民俗活动进入日常生活,已不再具有原来的宗教意义。
  
  对这些产生于中国的令人鼓舞的现象,《祖先的遗产》在《宗教在中国》一文中也给予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因为历代当权者对于外来的和内产的宗教采取了宽容吸纳的政策,而不是扶持一种排斥另一种,民众也能根据各自的信仰选择不同的宗教,彼此之间互不干涉,都受到保护。当然,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想也完全被读者认同:“如果说,那些起源于我们民族的文化,体现了古代中国先民的高深素养,那么,宗教在中国各布其道的现象,则显示了中华古国容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显示了中华民族宽容外来文化并化为己有的伟大气魄。有了这样的胸怀和气魄,我们国家就能超越自己,顺应潮流,不断发展壮大。”
  
  民族和宗教问题在古代中国得到比较妥善解决,说明中国文化的宽容性和吸纳性是多么鲜明。《祖先的遗产》一书,确实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传统文化和先人经验的镜子。架构文化传承的桥梁,这本书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做了一件非常有益的工作。
  
  
阐发道德 提炼精神
  石 河

  
  知识、观点、情趣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祖先的遗产》的主要特色。透过书中那严谨、典雅又通俗、巧妙的语言,笔者感觉到作者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如何生存、发扬乃至走向世界的一种深切关怀。这是一种有责任感的文化人的理性自觉,也只有从这个层面上产生的理解,才能真正触及传统文化的内涵。书中用很大篇幅讲解传统道德和传统精神,便是这种关怀的体现。
  
  作者选取了二十个有关传统道德的题目,运用古代典籍的论述,结合大量生动事例,加以诠解,并对如何继承发扬的问题作了精彩的发挥。尤为难得的是,作者善于抓住读者心理,找到切入点,从一些有趣味甚至有争议的问题入手,引导读者进入“角色”。这就让即使对古文化十分生疏的读者也能体会到传统道德的真谛。
  
  比如在《人·道德·传统道德》一文中,作者先把人和动物在生理和思维上作了比较,认为“如果单凭肉体,人实际上比动物要弱,不要比大象、老虎……这些凶猛的动物,就是比猫、鼠、蚂蚁……这些小动物在生存能力上也有不及之处”。当读者产生了读下去的欲望时,文章笔锋一转,提出了“那么,人是靠什么战胜动物,成为地球生物的主宰了呢﹖”这样思考性很强的问题。通过引用荀子和古罗马学者的论述,得出了人必须结成群体,而群体中的人要有关系准则来制约思想行为的结论。道德的重要性就显示了出来。又比如《“谦”受益》一文,作者先对“谦”这个字作了“咬文嚼字”的解释,认为对“谦”的通俗理解就是“虚”,虚是与满、盈等相对的……“虚”就是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与差距,不自以为是,不自我满足,而把自己看“空”。只有这样才能容纳更多的知识和本领。文尾处又针对当今一些人认为年轻人“用不着谦虚”的说法,告诫人们:“谦虚不是摆样子,是进取和成功的条件,这对谁都一样。……同时,也不要把谦虚和谦让、谦恭等混为一谈。”因为谦虚是“认识自我的准则”,“对于青少年竞争好胜的意识会起到促进和保证的作用”。像这样有理论有事实又有贴切分析的文章,自然就具备让人心服口服的感召力。
  
  笔者最为惊奇和敬佩的还在于作者把“传统精神”突现了出来,并作了极具个性的归纳和评判。在作者看来,“传统精神”与“传统道德”有联系也有区别。道德是指立身处世的准则,精神主要指一个人对事情的态度和做事中表现的品质。道德标准在文献中明明写着,而高尚的精神往往是通过一个人或一群人或一件事体现出来,“要我们自己去挖掘和理解”。作者自己在这本书中就做了这种“挖掘”工作,经过认真负责的考察,选取了古代十五个(组)人物,为其所代表的传统精神作了“命名”。在十五篇“精神”文章中,生动介绍了其具体表现,高度概括了其思想实质,确认了其在历史上的影响和在今天的借鉴作用。笔者认为,这是作者雪岗先生的一个创造,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问题的一个贡献。
  
  从十五篇文章中,笔者体会出作者选择人物并命名的三个最基本的条件:①其言行品德广为人知又深孚众望;②代表了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一种美好品质和积极向上的态度;③在历史上产生过长远影响并对今天有启示作用。
  
  读者对所列人物的事迹,大都比较熟悉,而文章的重心,显然放在了对其精神实质的概括和提炼。这些概括文字的表述,有的庄重,有的激昂,有的沉静,有的幽默,有的则出人意料,但无一不脱俗出新,发人深思。比如对列在首位的“大禹精神”,作者提出,大禹的精神魅力在于他在治水中提倡的统一意志,团结奋斗,为公忘私,是我们民族的伟大开创;还在于他的不畏艰难和吃苦耐劳。“从‘个人’来讲,大禹是远古男性崇拜时期完美的男子汉形象”,体现了我们民族“最崇尚的气质和品德”,“他既是人群的首领,又能与大家朝夕相处,共同劳动,而少有后世人杰的‘官气’。”这些评价颇具个性又恰如其分,因此也就更能激发读者的共鸣。作者对“周公精神”的分析也极有特色,认为像周公这类“宰相首辅”式的古代主要执行官,当好是很不容易的。“他既要有治国的才能又要对上忠于君主对下驾驭百官,还不能功高‘盖主’,突出个人”。“所以历来当宰相当得有成就的,都是才能卓越又忍辱负重、谦虚宽让的人物。这是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必然现象。”文中通过对周公、萧何、诸葛亮等名相的介绍,使读者明显感到作者的分析既肯定了人物的优秀品质又看到了时代的局限。在《晏婴精神》中,作者对曾经争论不止的“清官评价”问题发言道:“按说现在的干部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水平应比古代清官高得多。可事实并非全这样。”那些时而出现的大贪官小贪官,“不要说为人民服务了,就连古代清官的境界也达不到。所以做一个清官,仍是百姓对‘领导’的最起码要求。”在评价“司马迁精神”时,作者的笔端显然饱含激情:“我们感谢司马迁。他为我们民族做出了难以估价的伟大贡献,也提供了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他饱经屈辱和肉体上的摧残,却能含耻忍辱,不计个人名誉与得失,完成了千秋伟业。这崇高的精神足以使遭受挫折的人们振作起来,也启示人们:宁死不屈、宁折不弯是大丈夫应有的气节,而为了事业忍辱负重,能屈能伸,同样是大丈夫行为。”读了这段文字,读者不受感染是不可能的。传统精神也随之被提炼出来。
  
  雪岗先生作为涉猎广泛的学者,对如何认识和继承传统文化有着独到的见解;作为一位出版工作者,对读者的阅读特点又有深切的了解和把握。凭借自己对知识的驾驭能力和深厚的语言功底,把传统文化那么多广、大、深、久的话题,浓缩到短而小的文章里,讲得又如此真切深刻并富于情趣。笔者认为不是“大手笔”是绝写不出这样的“小文章”的,同时也相信,这本书在传播弘扬中华优良文化传统的工作中将会发挥有益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