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的历程》第二版自序

2002-12-10 09:32:00 来源:博览群书 吴国盛 我有话说

1992年的夏天,湖南科技出版社的编辑李永平找到我,说他们想出一本大部头的普及性的科学史书,问能不能约几个人一起来搞。我对合作编书兴趣不大,想一个人试试。他们让我先试写一下。我那时二十多岁,还没有出过书,把这部重头戏交给我独自唱,是冒了很大风险的。我拟定了提纲,试写了绪论,出版社比较满意,事情就这么敲定了。从1992年底到1993年底,比较密集地写了一年,完成了主要的写作任务。书最终于1995年底面世。
  
  那时科普工作刚刚开始重新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但经历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出版低谷后,好的科普书籍实在不多。这本书写得还算通俗,又用了很多图片,让人觉得十分新鲜,最先在1995年底的全国科普大会上引起了代表们的兴趣。后来,湖南科技出版社运作有方,打开了市场,销售了好几万册,拥有了一个不小的读者群。许多地方把它列入了青少年读书活动的常备书目,许多无理科背景的读者把它做为了解自然科学的工具书、参考书,还有些高校把它做为科学史教材。此外,本书也获得了不少学术上的荣誉,受到不少专家的好评。这些常使我有“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感觉。我自己十分清楚,这总归只是一部通俗著作,而且即使按普及性著作来要求,毛病也不少。读者越多,好评越多,我越是诚惶诚恐,好几次暗下决心,一定要花功夫修订一番。
  
  真要修订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这个专业化的时代,写作通史本身就已是吃力不讨好。况且初版写作的时候,我在科学史方面受过的训练有限,写一部严格学术意义上的科学技术通史是不够格的。但那时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知天高地厚,如今八九年过去了,真正的读了一些科学史著作,特别对希腊古典时期和近代早期有了更多的了解,眼界确实开阔了,倒是对历史写作的难度也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要是按照今天的标准全面刷新这本书,时间、精力和知识准备都不够。一部专业意义上的科学通史著作,还有待时日。
  
  眼下的重版修订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维持原先的定位,二是弥补原先的不足。本书原先定位在一部普及性、通俗化的科学“通史”:它面对的读者是不确定的,所有具有中学文化水平的人都是它的潜在读者。这个定位决定了它不是一本学术著作,它也不特别适合做大学科学史教材。曾经有人建议在重版时加强其学术性,使其真正具有大学教材的功能。但我觉得,做为大学本科教材,目前的部头太大,插图也太多,而本书的大多数读者也许更欢迎目前的这种形式和风格。作为一个补偿,也作为一项新的任务——我目前在北京大学给全校本科生讲授科学通史课程,这个新版之后,我将单独推出一本专业性更强一点的科学史教材,以满足国内高校科学史教学上的需求。
  
  首版从当时来看主要不足有两点。一是虎头蛇尾,二十世纪写得过于简略。这个缺陷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一个,科学发展到二十世纪,内容越来越艰深,做为一本普及性的读物,没有办法写得太细,只能大而化之,勾出几条线索来,有兴趣、有能力的读者可以继续阅读专门史。其次与我的某种历史观有关。我一直是“厚古薄今派”。历史的东西跟自然界的东西不一样,离得越近反而越看不清楚,所以,尽管二十世纪的科学技术史内容是铺天盖地,但真正写起来,简略一点反而比较保险。最后一个原因当然跟我当时的境况有关:急于脱稿,下功夫太少。首版还有一个缺陷是缺乏索引和参考文献,读者查考很不方便。这当然也是中国出版物的一般通病。
  
  这次修订,加强了二十世纪和结语卷的内容,补充了参考文献,编制了人名索引以便于查考,改正了老版的错别字,文字全部再润色,历史图片也做了一些调整和充实。但总的来看,这样的修订还是补救性的,而非一本全新的著作。特别是,基本的思想倾向保留了初版时的样子,没有做大的变动。
  
  本书初版以来,国内科普出版界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的时期,翻译了一大批国外科普名著,推出了一大批国内新老科普作家的原创作品。老实说,本书初版若是在今天推出,未必就能取得已经取得的这些成绩。不过,从目前来看,像本书这样以历史叙述的方式,全面而通俗地介绍科学技术的思想成就和社会影响,而且附有丰富的历史文献图片,还不多见。许多读者或是公开撰文,或是给我本人写信,述说读完本书之后的收获。他们中不少人还说,通过阅读本书,对科学本身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使我对本书稍微有了些自信。他们也指出书中的不少毛病,提出了修改意见。对读者的厚爱我心存感激。近两年,初版在许多地方脱销,不少读者来信来电希望重印。这使我下决心推出这个修订版。
  
  我要特别感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席泽宗先生,他对我的研究工作一直给予鼓励和支持,此次又专门为第二版作序。我要感谢责任编辑张凤珠女士,是她的努力使这个修订版改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顺利出版。值此第二版出版之际,我还要再次感谢本书初版的出版者湖南科技出版社,特别是原责任编辑李永平先生。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本书几乎成了一本畅销书。也许可以说,本书对推动中国的科普创作和出版事业,培育中国的科学史读者队伍,是有过一些影响的。我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湖南科技出版社在中国科普出版史上的地位,是不会被人遗忘的。
  
  一如既往,希望读者和专家对这个新版提出批评意见。
  
  (《科学的历程·第二版》?吴国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6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